浙商要做“四立”的薪火传人

2018-03-14 10:48:45
浙江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浙商圣人企业家

浙商文化和浙商精神是浸透在浙商群体中的无形力量和穿越时空的宝贵财富,是浙商们前行的火炬、阳光。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转型路口,浙商文化和浙商精神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适应环境,做“中国的浙商”

浙商要成为中国的企业家,要想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离不开中国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全世界的企业家都有着共通的企业家精神、共同的企业行为,但不同的是,浙商首先是中国的企业家。凡是在中国大地上成功成名的企业家,肯定要适应中国现有的市场和政治环境。这种适应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前不久,我对这七八年来参加浙商活动的演讲、感言作了整理,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飞翔吧,浙商》,又以《浙商之歌》为名写了一首很长的诗。本想借此慢慢告别浙商这个舞台,以便集中精力整理其他一些工作经历的材料和研究成果。但是,每一次听到各位浙商的发言,我都非常感动,让我舍不得离开这个群体。浙商们除了有把自己企业办好的意愿外,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长江浙商”同学会会长陈建华董事长就再三强调,办企业不仅要使企业创造财富,还要为社会解决就业、税收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每每听到浙商们的这些言行,更让我觉得,作为领导干部就应该更多地去理解、支持浙商,为浙商的发展做贡献。

不断学习,做“文化的浙商”

文化是无形的、持久的东西。真正的文化也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活的文化存在于人们的一言一行之中。浙商作为一个大群体,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也有40年时间了,应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文化。今后的“浙商”,既是一个区域意义上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范畴,能成为一个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独特文化个性的群体。“文化浙商”,主要指提升浙商的文化素养。

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提出,浙商群体相对来说是一个读书比较少的群体,书读多了就当不成企业家了。这有一定道理,因为早期创业的浙商们大多不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但是,读书少不等于不读书,更不等于不学习。杨轶清馆长指的“浙商读书少”是指在学校里读书少、学历低。这是历史事实,但不能得出做企业家可以少读书的结论。死读书,当然成不了企业家,也成不了科学家、政治家。总体而言,不读书、不学习,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学习知识和文化是浙商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过去一代的浙商与现在的浙商在知识、文化要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浙商是很爱学习的,参加各种培训、讨论很多,也很重视后代培养,这是浙商有活力、有后劲的希望所在。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以一定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文化不能建立在文盲的沙漠上。文化包括知识,知识内化为人的认知、意识,然后转化为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就是对事物是非善恶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认知认同,是一种对向善向上价值的自觉认可追求,是不需要提醒的自觉的言谈举止。

传承和弘扬浙商精神、浙商文化,就是要使积极向上的浙商精神、浙商文化成为浙商群体的自觉追求,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去丰富、创造,谱写新的浙商精神和浙商文化。

奋斗为本,做“拼搏的浙商”

现在,浙商的知名度很高,各地都很看重浙商,浙商群体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成功的群体之一。于是,大家就会问:浙商靠什么成功?

有人试图拿一些成功人士的个案来说明问题。比如说,武则天证明了成功和性别没关系;特朗普、姜子牙证明了成功和年龄没关系;朱元璋证明了成功和出身没关系;马云证明了成功和长相没关系;李嘉诚、比尔·盖茨证明了成功和文凭没关系;罗斯福证明了成功和身体是否健全没关系,等等。其实,这样讲虽有一些道理,但不可绝对化,再说个体案例与群体也是不一样的,很难用一个确切的具体条件去说明问题。浙商作为群体的崛起和成功,似乎与上述哪一个条件都无关,也似乎与什么都有关。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从事科研、政务还是经商办企业的,各行各业,你要成功成名、有大的作为,必然是和努力奋斗有关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有付出才有收获。浙商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浙商们的不懈奋斗、追求、拼搏。浙商群体的本质特征、浙商精神的内在核心、浙商文化的独特个性,归根结底就是千辛万苦创业、千方百计创新。虽然不同群体,包括所有企业家都要不断创业创新,才能成就事业。但是,浙商这个群体与其他商群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更加吃苦耐劳,往往是别人吃七分苦,他们就吃十分的苦、付出十分的努力,而且是一个区域企业家群体共同具有的这种“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品行。如果“千辛万苦”主要指吃苦精神的话,那么“千方百计”就是知识、智慧、“巧劲”文化了。

浙商文化的内涵很丰富,但首先要记住艰苦奋斗、拼搏奋斗。大家千万要牢记:唯有“拼搏”两字高高挂,才能把我们前行的路照亮!我在出版《飞翔吧,浙商》一书时,曾试图提炼概括出浙商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行稳致远、能高高飞翔的主要路径:飞翔的浙商——赢在艰苦创业、赢在勇于变革、赢在坚韧创新、赢在超越自我、赢在奉献社会,但其中的核心是不断拼搏奋斗。

四个“立起来”,做浙商精神的薪火传人

中国历史上有圣人“三立”的说法,即立功、立德、立言。做到“三立”才是圣人,而“圣人”少之甚少,五百年出不了一个。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几千年来只有“二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可是,作为“二个半圣人”之一的王阳明先生,却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是很有道理的。圣人有“大小”,而且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凡人既有“圣”的、“天使”的方面,也有“非圣”的、“非天使”的一面。成名成功者,自然是“圣”的方面更多更强一些。

企业家、浙商们也是可以成为“圣商”的。讲传承,就是要传承浙商们身上的“圣商”的财富。浙商能否成为“圣商”及能传承什么?主要是要做到“四立”:第一,立功立业,就是企业要做大做强做好,在企业经营事业上有所成就;第二,立德立爱,就是要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大爱无疆,德行天下,在造福他人、推动社会发展上有所成就;第三,立言立文,就是要对自己的企业经营、自己的目标追求和所作所为进行总结概括,形成一定思想理念和观点说法,进而影响、教育他人,从而在精神文化上有所成就;第四,立家立后,就是要教育好后代,传承好家风,在培育子孙后代上有所成就。

这四个方面做好了、“立起来”了,也就成了“圣商”了。我们要追求、弘扬、传承的浙商精神、浙商文化,也主要在于这四个方面,即努力做这浙商“四立”的薪火传人。

浙商群体创造的辉煌是有目共睹的,今后仍需要通过拼搏奋斗来提升浙商的形象和知名度,来传承浙商的精神文化特质。只有拼搏奋斗,浙商群体才能勇立潮头、继往开来,才能行稳致远、翱翔世界。

猜你喜欢
浙商圣人企业家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26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官场圣人范仲淹
文史春秋(2017年11期)2018-01-23 05:21:52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5
官场圣人范仲淹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8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CHINA TODAY(2014年8期)2014-09-27 20:04:47
为何要浙商回归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