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涛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焦炉煤气中的H2S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它腐蚀化学产品回收的设备及煤气贮存输送的设备。H2S含量较高的焦炉煤气用于炼钢,会使钢的质量降低;用于合成氨生产时,会使催化剂中毒和腐蚀设备;用作城市煤气,硫化氢及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破坏环境卫生,影响人民健康。所以,煤气脱硫显得十分重要。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抓环保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了更好的适应环保的新要求,需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某厂采用了HPF脱硫工艺,通过进行不断的调试,脱硫塔后硫化氢含量不断降低,硫膏产量提高,脱硫液各项化验指标均处于较好水平,脱硫效率明显提高。现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创造了较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基本反应如下:
H2S+NH4OH→NH4HS+H2O
2NH4CN+S→NH4SCN+2H2O
NH4OH+HCN→NH4CN+H2O
NH4OH+CO2→NH4HCO3
2NH4OH+CO2→(NH4)2CO3+H2O
再生塔内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NH4HS+1/2O2→NH4OH+S
NH4CNS+1/2O2+3H2O →2NH4OH+S+CO2
除以上反应外,还进行以下副反应:
2NH4HS+2O2→(NH4)2S2O3+H2O
2(NH4)2S2O3+O2→2(NH4)2SO4+2S
从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在脱硫过程中主要产生(NH4)2S2O3、NH4CNS等 副盐,需定期将脱硫液送至提盐工序进行脱盐处理,否则当脱硫液中盐类浓度积累较高时,会严重影响脱硫脱氰效率。
2014年某月,该厂脱硫整体运行稳定。为进一步对脱硫转化关系进行计算论证,现以该月实际生产情况为例计算脱硫系统副盐转化率。
塔前硫化氢:9.74g/m3;塔后硫化氢:200mg/m3;煤气发生量:3.8万m3/h。
则脱硫系统回收的H2S的量为:
38000×(9.74-0.2)×24×31/1000/1000=269.71吨
H2S中S的质量分数为:
则全月回收H2S中S的总量为:
St=269.71×94.12%=253.85吨
该月,脱硫系统稳定运行,脱硫液各项化验指标基本维持稳定。其中,副盐浓度化验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月:
(1)1#脱硫系统硫代盐平均含量为170.09 g/L,硫氰盐平均含量为148.86 g/L,两盐总量为318.95 g/L 。1#脱硫系统两盐浓度偏高。
(2)2#脱硫系统硫代盐平均含量为137.45 g/L,硫氰盐平均含量为131.18 g/L,两盐总量为268.63 g/L 。2#脱硫系统两盐浓度处于较好水平。
1#、2#脱硫系统中副盐含量基本维持稳定,副盐含量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脱硫系统副盐含量走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1#脱硫系统副盐含量月初为307.24g/L,月末为305.39g/L,全月平均含量为318.95 g/L。1#脱硫系统副盐含量月初和月末基本相当。
2#脱硫系统副盐含量月初为277.37g/L,月末为283.49g/L,全月平均平均含量为268.63g/L。2#脱硫系统副盐含量月初和月末相差较小。该月,1#和2#脱硫系统副盐含量月初和月末基本相等。故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作以下假设:
假设1:在全月脱硫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煤气中的硫化氢在催化剂催化氧化作用下转化形成副盐,副盐通过脱硫液的置换送至提盐工序进行处理,从脱硫系统中全部除去。
假设2:提盐工序处理后,脱硫清液中副盐含量较低,故副盐含量近似按照0 g/L进行计算。
1#、2#脱硫系统副盐含量平均为:
(318.95+268.63)/2=293.79 g/L脱硫液置换量按600m3进行计算,则全月副盐置换量为:
600×1000×293.79/1000=176.27吨
(NH4)2S2O3中S的质量分数为:
NH4SCN中S的质量分数为:
故副盐中S的质量分数平均为:
(43.24%+42.11%)/2=42.675%
则全月副盐中硫的量为:
Ms=176.27×42.675%=75.223吨
生成硫磺膏:1-29.63%=70.37%
该厂采用HPF法吸收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该厂现工况条件下,1#、2#脱硫系统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大约29.63%的硫转化形成副盐,主要生成硫代、硫氰盐。大约70.37%的硫生成硫膏。
脱硫液中副盐浓度较高,超过一定限度时,脱硫催化氧化反应向着生成副盐的方向进行,将不利于硫膏的生成,硫膏产量下降。脱硫效率明显下降,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确保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应严格控制脱硫液质量,保证副盐浓度处于较低水平。然而目前,部分时间受提盐工序处理量较低的影响,造成脱硫液置换不及时,副盐浓度偏高,脱硫塔塔后硫化氢出现一定程度地波动。
待新提盐系统建成完工后,提盐处理量将提高至150m3。届时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对脱硫液进行置换,确保副盐浓度维持在240~260g/m3,从而进一步提高脱硫运行效率,实现脱硫塔后硫化氢含量维持稳定。
[1] 李 红,赵 刚.我国焦炉煤气脱硫技术现状[J].气体净化,2009(2):1-5.
[2] 何建平,李 辉.炼焦化学产品回收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库咸熙.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本文文献格式:杨涛.负压HPF法脱硫副盐转化关系探讨分析[J].山东化工,2018,47(02):7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