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浏览能力的培养

2018-03-10 02:55:40王天龙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入课外阅读

王天龙

摘 要:学会浏览是信息化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从浏览与学词学句相伴,浏览与课题导入相伴,浏览与教读相结合,浏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四方面谈学生浏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浏览;学词学句;导入;教读;课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浏览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我国古代名家大都崇尚浏览。陶渊明认为浏览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国流传的“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等说法就是浏览。

在日常教学中,精读与浏览是互相表里、互相依存。小学生经过五年的阅读课训练,对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进而需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时浏览方法的习得就很重要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时代中搜集自己所需的信息,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在日常教学时,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学会浏览呢?

一、浏览与学词学句相伴

在低段渗透浏览,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学过的词语或有关句子,快速让学生读,然后把白板最小化,看看你能记住几个,挑战自己的极限,看你记住多少。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宜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我是词语小天才。摘果子(我收获,我快乐)等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激发兴趣,加强记忆。

二、浏览与课题导入相伴

浏览是智力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学生明白“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才有更大的收获。”因此,在日常教学时,我刚教“浏览”这一阅读方法时,放慢节奏,让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首先让学生从心里接纳浏览,在思想上认同浏览也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不要有偷懒的心理。在高段相关课文课后安排了资料袋,结合教学合理利用资料袋提供的内容,利用浏览,捕捉与文本相关的信息,能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感知内容。

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我是这样利用浏览阅读方法的: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童年,激发兴趣,然后板书课题,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介绍作者,这时不失时机地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捕捉信息,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获取的信息。最后学生知道了这篇文章选自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同时也了解了作者的经历,为接下来的深入研读文本打下了基础。

浏览的阅读方法的学习是在第三学段提出的,能不能在三年级进行训练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在日常教学时就有机渗透,但不提“浏览”这个词。例如,在教学《孔子拜师》时,为了破解文章人物的名字离学生生活较远的难题,板书课题后,我直接利用课后的资料袋,让学生快速读一读,读时要注意力集中,并要有一定的速度。学生读后,我利用白板出示如下题目:1.孔子名( ),字( ),生活在( )时代。(2)孔子是我国伟大的( )家和( )家。(3)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的书叫《 》。

学生能很快填上相关内容。这可以看做是启蒙训练,没有关注太多的內容。其余的内容学生在交流时也能合上书说出来。从这则案例中,浏览可以在中段阅读时运用,但要求不能拔高。

三、浏览与教读相结合

充分运用精读课文进行限时学习,做到读书速度的训练。我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进行了三次浏览阅读训练,第一次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时,在扫清文字障碍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章中心句;第二次在精读感悟阶段,让学生浏览后找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在哪?第三次在总结阶段,让学生浏览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在日常教学时,结合课文和原作训练学生的浏览速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出示《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初见贾宝玉》,让学生浏览一下,是不是像《“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写法呢?此时,学生浏览所选章节。我这样对学生说:回忆林黛玉初见王熙凤的情景,验证一下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是不是这样?“闻其声、有所思、见其人(外貌描写)、感其行、听其言”——这是曹雪芹叙事的一种视角:人物视角。这样做,做到浏览原著与阅读课文有机结合,取得较好效果。

四、浏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部颁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起,就设立了“我和大人共度一本书”,可见编者在读书方面较为重视。如何践行编者意图,化为行动。本学期,在师生共读一本书时,我选择了《青铜葵花》,根据小说的需要,采用浏览的方法阅读,快速走进文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我让学生浏览书名、封面、插图、章节、目录、书的前几页或者用自己相关的先备知识等对故事进行预测,在阅读中不断寻找相关证据,证实或者修正自己的预测,常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用小说两位主人公作为题目,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据吗?你能想到什么?看到封面上的画面,你能猜到这是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凭借猜想,故事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猜猜文中两位主人公会有什么故事呢?结局会怎样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走进小主人公葵花的内心,走进大麦地人的心里,切切实实感受到人生的价值。

出色的绘本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看明白,作者独具匠心,会在精美的图画中蕴含丰富的信息,教会学生学会浏览图画,就会发现生动图像背后的秘密。因此,在教学绘本时,步骤是:先浏览图和文,重读一遍,放慢脚步,认真揣摩图与文之间的可能关系,接下来再重新浏览绘本全貌,再深入细读。按图索骥,精读文字。对比文字所蕴含的意思,把握节奏,这样就会自由率性地抵达绘本深处。

浏览速度要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要求。严格训练,注意个别学生的假读,养成读书习惯。不走马观花,切切实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导入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05:42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46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4:33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