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慧
(濮阳市环境监察支队,河南 濮阳 457000 )
DCPD加氢石油树脂主要由双环戊二烯等通过特殊的工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经预处理、聚合、加氢、精制等工序后生产的产品[1-2]。其呈白色或浅黄色,具有良好的增粘性、相容性、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并可以改善胶粘剂的粘接性能,较好地解决了石油树脂的气味、色度和稳定性等问题,该产品是热熔胶、熔接型路标漆、压敏胶等产品必不可少的增粘组份[3-4]。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是以乙烯裂解C5馏分作原料,原料再经过预处理生成C10,C15,C20等有机烃的混合物,在催化剂AlCl3作用下进行阳离子聚合生成高黏度树脂液,然后通过中和、水洗、加氢精制生成C5加氢石油树脂,由于聚合生成的高黏度树脂液中会夹带有部分失灵的AlCl3,因此通过中和水洗将失灵的AlCl3去除,生产时主要产生的废水有清洗废水、蒸气冷凝废水、职工生活清洗废水中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氨、苯乙烯、石油类等,废水治理过程中,如采用生化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难以达标排放。
本项目水洗工艺流程较长,副反应也较多,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原辅料、及中间体等,污染成分大部分是有机物,如有机溶剂、石油类、无机盐,属于具有毒性和抑制性有机废水,本方案结合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水质情况,设计按絮凝+破乳+厌氧+缺氧+接触氧化的工艺思路解决污染源。
1)设计产品第一道清洗废水量为50 t/d、其他几道清洗废水按80 t/d,蒸气冷凝水为80 t/d、生活污水为40 t/d,由于第一道产品清洗废水盐分比较高,应与其他几道清洗废水分开单独储存、生活污水、蒸气冷凝废水分别分开储存,根据同类企业(宁波金海德旗、宁波永华树脂)水样分析及调查,(如果生产过程中废水呈乳化状)应首先对废水破乳除油。
2)对第一道清洗废水进行隔油、曝气调节、碱化、絮凝沉淀工艺对废水进行单独处理达标后与其他废水一起排放。
3)其他清洗水采用隔油、气浮、斜管沉淀去除废水中悬浮物、油类和部分有机溶剂,保护工艺设备,降低生化处理的负荷和难度,节约运行费用。
4)经过预处理后的生产废水混入蒸气冷凝水及生活污水,保证生化系统的碳源充足,采用A2/O(厌氧-缺氧-接触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不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质,同时该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5)对絮凝沉淀分离出来的氢氧化铝采用压滤脱水后,利用锅炉余热对污泥进行烘干。
设计出水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见表1。
表1 设计废水达到的标准
本治理项目采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将车间产品第一道清洗废水经隔油后进入调节,经穿孔管曝气,同时加入NaOH或CaO进入pH调节池调节pH值为10~11后泵入反应池,向池中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及PAM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底的污泥泵入污泥浓缩池内,再经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干化外卖处理,上清液进入中间水池,回调pH值至6~9,与其他废水达标排放。将车间其他清洗废水经隔油后进入调节,经穿孔管曝气,调节池调节pH值为8~9后泵入气浮设备(如果废水呈乳化状,先经破乳器破乳后再进入气乳),投加PAM进行除油、除渣,经气浮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沉淀池反应区,投加PAM进一步泥水分离后,气浮刮下的油脂、渣及沉淀池底的污泥泵入污泥浓缩池内,再经压滤机脱水后,泥饼煤干外卖处理,上清液进入厌氧池,泵入生活污水和蒸气冷凝水进行厌氧。厌氧后的废水进入进入缺氧池,经潜水搅拌后进入接触氧化池,生化后进入二沉池自然沉淀,沉淀后的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进行硝化反硝化,上清液达标排放。各流程COD和
SS去除率见表2。
表2 各工艺阶段处理效果
由表2可以看出,废水经前期预处理,COD去除率达到40%,SS去除率为80%;经过混入生活污水和蒸气冷凝水平衡后进行生化处理,COD去除率为90%,可以达标排放。
(1)结合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水质情况,设计按絮凝+破乳+厌氧+缺氧+接触氧化的工艺进行处理。
(2)废水经前期预处理,COD去除率达到40%,SS去除率为80%;经过混入生活污水和蒸气冷凝水平衡后进行生化处理,COD去除率为90%,可以达标排放。
[1]Attory Akiyuki.Aromatic petroleum resin for hot melt adhesive,aromatic petroleum resin composition for hot melt adhesive,and hot 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JP,2005015767A[P].2005-01-20.
[2]Hisatake Sato. Hot melt type traffic paintcompositions:US,4297450A[P]. 1981-10-27.
[3]Sato H,Makino M,Hayashi H.Hot melt type traffic paint compositions:US,4297 450[P].1981-10-27.
[4]Ryu D Y,Kim J K.The aromatic hydrocarbon resins with various hydrogenation degrees(Part 2):The adhesion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mixtures of resins and block copolymers[J].Polymer,2000,41(14):5207-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