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曾在太行山东西两麓存在的戎狄邦国有着怎样的独特文化、同在湖北地区存在过的曾国与楚国有着怎样的关系、距今5000年到4000年这个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千年里发生了哪些故事……2017年,中国考古工作又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日前,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揭晓了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湖北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河北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金代遗址。
1.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南部萨吾尔山内的一个洞穴中,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众多遗存表明,通天洞遗址为当时古人类生活居住之所。经碳十四测年,旧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距今4.5万年左右。该遗址地层堆积明显、文化序列明确,提供古人类技术传播、文化交流、族群融合研究样本,提供了中国早期社会农业传播的依据。该遗址考古发掘中,浮选得到了炭化的小麦、青稞,测定年代距今5000至3500年,这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社会人们的生计问题以及农业交流传播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山东济南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墓葬随葬大量玉器的现象最让人关注,对东方用玉礼制形成和史前东西区域互动研究有重要意义。
3.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植物遗存异常丰富,特别是水稻和粟黍两个农业系统同时出现,提示农业向台湾岛传播及南岛语族起源研究新方向。
4.湖北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首次发现了曾国大规模冶铜遗存。对探讨春秋时期诸侯国青铜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探讨汉淮与中原地区之间的金属资源流通有重要意义。
5.河北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出土的墓葬狭深积石、直刃匕首式短剑、金盘丝耳环、别具一格的车马装饰,为研究戎狄族群华夏化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6.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金代遗址填补了金代城市考古研究史的学术空白。该遗址的发掘,不仅是金代历史和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边疆考古和北方民族考古的重大突破,对了解當时社会生活和文化认同,研究金王朝对东北边疆的经略,以及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互动,探索中华文化多样性、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责编:孙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