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家装异军突起,最高峰时曾有123家公司拿到融资,而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宣布倒闭的家装公司已超过100家。深圳、杭州等多地不少互联网家装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倒闭,甚至是老板“跑路”。历数在这一轮行业洗牌中倒下的互联网家装公司,许多本身并不具备电商基因,也没有建立起自身的供应链和渠道基础,而把业务重点放在了网络营销上。如果本末倒置,只是打着创新的幌子,披上互联网的外衣,一味通过概念炒作吸引用户,而不是思考如何真正优化和改造装修的流程,那么难免会出现质量无法把控甚至工期完不成就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同时,如何规避“忽悠式创新”在网络空间招摇撞骗,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只要谈到有关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话题,小米和华为一定是频频出现的两个“名字”。前者过完8岁生日后一口气推出了7款新产品,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以硬件起家的小米能够脱颖而出,与始终坚持手机侧按键要测试50万次这样近乎“过分”的可靠性测试直接相关。后者成立31年,发布了新的智能计算业务布局,为迎接全联接时代做着积累,从一个只有2台万用表和1台示波器起家的民营企业快速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华为靠的是在创新上心无旁骛的“一根筋”。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致力创新,独具匠心,最终收获满满。不创新不行,没有匠心不行,二者都必须坚守。
——每逢雨季,全国多地都会遭遇暴雨侵袭,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应对,其中不乏一些治理好办法。比如昆明实行的“责任人制”,有效缓解了“发现淹水不知道该找谁”问题,解了不少市民的燃眉之急。好办法要真正实现行之有效,必须推而广之,严抓落实。与此同时,这也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其能将责任落实到位。我们期待城市防汛好办法推而广之,让城市不再“年年雨季年年淹”。同时,也期待其他领域出现的好办法能被落实到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關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在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同时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目前这一制度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及治理的通行原则。人们可以用这笔污染者付的费用来弥补产生正外部性的环保企业,增加他们的收入,缓解其环保上收不抵支的状况,激励他们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