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2018-02-18 02:11:14杨美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

杨美霞

【摘 要】目的:探究给予脑卒中患者以上肢康复训练对其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内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奇数组、43人,给予上肢康复训练+常规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偶数组、43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从患者护理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出发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上肢康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护理能够发挥出比常规康复护理更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关键词】上肢康复训练;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1]。据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脑卒中、慢性脑卒中中均占有极高的比例,但极少有患者重视上肢功能恢复,以至于很多患者在康复治疗后都出现了上肢功能异常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的生活[2]。为探究给予脑卒中患者以上肢康复训练对其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本实验以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内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指征[3],可确诊为脑卒中患者。患者中男性52人,女性34人,患者年龄48.0-72.3岁,平均(59.5±6.7)岁,病程0.3-8.6年,平均(4.1±0.3)年。基于患者入院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奇数组)和对照组(偶数组),每组43人。实验纳入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无实验干扰因子(如其他实验参与、沟通障碍、精神异常等),且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体位变换训练、患侧肢体关节活动训练、肢体辅助训练、行走训练、平衡训练、日常能力训练等)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肢康复训练,即加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打靶、除草、太空发射、旋转杯子接球等为内容的抓放、握力、捏力、手腕屈伸、双手运动功能、单双手精细动作训练等。

1.3 评价标准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调查两组患者的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越好,Barthel 指数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Wolf運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有着极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很多患者在抢救治疗结束后都出现了偏瘫、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问题,正常生活遭到了严重的影响。功能恢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重点内容,然而常规康复护理将重点落在了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方面,如步行训练、平衡训练等,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恢复被忽视,患者的手灵巧性恢复极为缓慢[4]。“上肢康复训练+常规康复护理”有效的弥补了常规康复护理的不足,强化了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于优化脑卒中患者预后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如在本实验中,接受“上肢康复训练+常规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Wolf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48.7±1.8分、41.3±2.8分、59.2±9.8分)均明显优于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39.4±1.6分、35.1±2.5分、47.8±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上肢康复训练”优化了“常规康复护理”的效果,在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有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上肢康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护理能够发挥出比常规康复护理更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庞文君,张雷,吴博,张鸣生. 计算机手功能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0):1037-1040.

梁文锐,黄福才,曹锡忠,杜灿荣. 手抓握协同强化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1):22-24.

贺春侠. 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1):90-91.

牛皓,于少平,姜斌,罗佳龙.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7,53(06):672-675.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04:21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23:58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10期)2016-06-15 23:23:33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