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 要】当ICU病房参与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病房空间较小,医疗设备数量多,導致病房中产生的噪音量提升,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状况都产生不利影响。基于对ICU噪音污染来源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指出了这些噪音污染对相关人员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让ICU能够拥有更好的治疗环境。
【关键词】ICU;噪音污染;噪音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一、ICU噪音来源及对相关人员的影响
(一)ICU噪音来源。ICU环境由于其特殊性,在较小空间内会有大量设备同时运行,同时ICU中患者病情较重,对患者采取的医疗措施更多,这些内容都会产生一定噪音,ICU的噪音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设备。在ICU中,会有大量的医疗设备投入运行,常见的如心电仪、呼吸机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噪音。(2)环境维持设备。在ICU运行中,一个重要内容为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这就要求室内需要含有空调、排风机等环境维持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噪音[1]。(3)通信以及运输设备。通信设备包括电脑主机、打印机、电话等,运输设备包括输液推车等,在这些设备的应用中会产生噪音。(4)人声噪音。人身噪音包括多种内容,常见的如医护人员交接、仪器设备操作、医护人员步行等,另外还包括对患者进行的检查操作,对于患者来说,当医护人员的交流声音过大时,这些因素都会成为强噪音来源。
(二)ICU噪音对相关人员的健康影响。ICU噪音不但能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也能够对医护人员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患者的休息方面。当ICU中的噪音强度过大时,有清醒意识的患者基本无法快速入眠,对于患者来说,当其睡眠质量较差时,对其身体恢复过程有不利影响,另外对于患者来说,当在噪音干扰下无法获得充足休息时,患者情绪更容易产生波动,容易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现象的发生[2]。(2)心血管健康方面。在当前的研究中发现,在噪音的长期影响下,个体更容易分泌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有提高个体血压的效果,所以当ICU噪音过多时,容易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对患者的健康显然不利,另外当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时,也容易产生亚健康症状。(3)其余方面。当患者以及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会在这种噪音的作用下分泌更少的胃酸,对于个体来说,这种情况会导致其食欲不振,并且更容易产生胃溃疡症状。另外对于女性来说,高噪音环境更容易导致雌性激素分泌紊乱,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更加不利[3]。
二、ICU噪音污染预防措施
(一)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在ICU运行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在交接、质量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人声噪音,所以要降低ICU噪音,一个重要措施为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医护人员交流方面。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交接过程中需要控制交流音量,同时需要降低不必要的交流量,实现对人声噪音的有效控制。(2)医疗设备使用。ICU噪音的主要来源为各类医疗设备,但是在这些设备的实际应用中,并非需要各类设备始终投入运行,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监测,以关停一些不需要投入运行的设备,达到降低设备噪音的目的。(3)医护人员行为。在ICU运行过程中,医护人员将不可避免在病房中走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需要注意自身的步伐强弱,防止在走动过程中产生过量噪音[4]。(3)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当发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者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过大声音时,医护人员需要将情况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与维护。
(二)对设备进行维护。当ICU中的各类设备不能正常稳定运行时,往往这些设备(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会产生更大噪音,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所以在ICU的使用过程中,医院方面需要定期对ICU中的各类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一为医护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记录,保证各类设备都能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当医护人员发现设备运行状态出现问题时,需要与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对接,让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其二为专业人员的定期维护,最大限度排除医疗设备中可能或已经产生的故障。
(三)对室内进行声学设计。对于ICU来说,通过声学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室内噪音强度,常见的为在天花板以及四周墙壁上设置吸音层,这种方式能够大幅降低室内的噪音强度。同时对于ICU病房来说,存在监视功能和辅助功能,这两个功能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噪音,在ICU病房的设计中,要将这两个功能进行有效分离,防止产生的噪音对患者产生过大影响。另外在ICU的运行过程中,也要对医护人员的衣物进行限制,防止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衣物原因产生过量噪音。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这类吸音设施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墙体以及天花板等结构进行定期深入清洁。
(四)其余辅助措施。当ICU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需要大量设备同时投入使用,这种情况下室内的噪音强度将很难被控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应用辅助设施降低患者对噪音的接受程度,比如在ICU中常备耳塞和耳套,当大量设备投入运行时,可以通过这些设施的应用降低噪音对患者的影响。另外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中,对于密闭空间已经开发出了主动降噪装置,在今后的ICU建设中也可应用这种设备,对ICU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噪音对患者的影响[5]。
结论
综上所述,ICU中的噪音来源包括各类设备噪音以及医护人员产生的人声噪音,这些噪音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不利。要有效消除噪音,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行为、定期设备维护等措施达成目的。
参考文献
邓小超.外科ICU噪音污染情况与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20-21.
魏丽丽.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养生,2018(18):200-201.
曹萍.ICU医疗环境噪音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8):52-54.
吴妮慧,吴金球.重症监护病房噪音污染现状及防护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54-56.
罗梦莹.主动噪声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