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霜 刘萌萌
【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并发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术期;介入治疗;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恶性梗阻性黄疸主要包括免疫功能减退、出血倾向、内毒素血症及高胆红素血症,可致全身病理生理学改变,引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导致胆管狭窄或闭塞,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目前,介入治疗广泛应用该疾病,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但术后常发生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因此,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男28例,女8例;年龄44-86岁,平均(63.22±4.59)岁。对照组男29例,女7例;年龄45-86岁,平均(63.81±4.25)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困惑,并叮嘱其保证充分的休息;术前营养支持,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术前准备,加强皮肤清洁护理,避免瘙痒抓挠,术前给予10mg地西泮肌肉注射。②术中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发生血压及心率下降时给予0.5mg阿托品静脉注射。③术后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及渗液,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并发症护理,包括:①对出现腹痛患者,首先缓解其不良情绪,告知患者疼痛情况,若为局限性疼痛,多因肿瘤病变及置管引起,可予以止痛药。②胆管出血,多因術中穿刺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术中操作应动作轻柔,给予止血药可有效减少术后胆管出血。③液胸及气胸,术中避免穿刺部位过高而损伤胸膜,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精神状态。④胆管感染,严格监测体温变化及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胆汁倒流,有效减轻感染。⑤胆管腹腔内漏,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可直接引起术后脱落,术中放置完引流管应再次检查,以降低引流管脱落而发生的胆漏。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胆管出血、液胸及气胸、胆管感染及胆管腹腔内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腹痛1例、胆管出血1例,并发症总发生5.56%(2/36),对照组发生腹痛3例、胆管出血2例、液胸及气胸1例、胆管感染2例、胆管腹腔内漏2例,并发症总发生27.78%(10/36);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06,P=0.008)。
3 讨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由恶性肿瘤引起,若不能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引发肝肾功能受损,进而造成肝、肾等器官功能发生重度感染,甚至衰竭,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3]。近年来,临床上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临床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介入手术安全性不断提升,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但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引起并发症,进而影响预后[4]。
护理干预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并给予科学合理饮食指导,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利于患者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表明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护理干预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术后密切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患者高度警惕,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5]。对于胆管出血患者,医护人员在术中动作轻柔进行预防性护理,并给予止血药,减少术后胆管出血,有效降低了胆管出血发生率;对于胆管感染和胆汁漏等并发症,护理人员严格监测体温变化及执行无菌操作,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干预,并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胆汁倒流,有效减轻感染,大大降低胆管感染和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6]。
综上所述,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并发症护理干预,可积极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陈萃,孙波,王书智,等.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3):310-313.
王爱霞,包雪青,徐春燕.经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护理[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8,30(03)253-255.
曾玉兰,宋洪涛.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案例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03):282-284.
赵晓园,林栓琴.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7,29(10):1473-1476.
潘科研,张艳芳,许文青,等.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3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129-2132.
李建新,李海渊,周芳.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措施[J].肝胆外科杂志,2016,24(0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