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玮 赵海娟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接受鸟巢式护理。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体质量增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打造一个舒适以及安全的生长环境,保证新生儿健康生长。
【关键词】新生儿;鸟巢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相对较弱,对其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才能保证安全,促进健康成长。鸟巢式护理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为了进一步探究分析该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我院选取了部分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新生儿男21例,女11例,年龄10天至28天之间,平均年龄为(18.11±1.45)岁;观察组中新生儿男17例,女15例,年龄11天至28天之间,平均年龄为(17.78±1.31)岁。组间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选取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首先所有新生儿都要接受常规护理,部分需要进入温箱的婴儿要合理调控温箱温度和湿度,通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33~35℃,湿度保持在60%~70%,每3小时喂奶1次,护理人员要密切观测其重要生命体征,详细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时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处理。而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鸟巢式护理,具体的内容和操作為:(1)制作鸟巢,选取材质光滑柔软的全棉布,依据新生儿的骨骼形态制作成合适的棉垫,随后合拢成椭圆形,放入温箱内待使用。(2)鸟巢护理,将新生儿的头部垫在软枕上,确保背部和臀部可以与棉垫紧密贴合,放入温箱时一定要注重体位的摆放,保证新生儿在内可以自由伸展[2]。(3)护理管理,通过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反应变化,适时调节温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尽可能的维持最佳环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保证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发现口鼻腔内有分泌物时立即清理干净,每隔1天沐浴1次,若鸟巢出现污染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体温波动、体质量增长、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率接受X2检验,在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体温波动以及体质量增长情况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体质量增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水平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很多威胁和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其健康成长。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护理人员需开展周密护理,本次研究采取的鸟巢式护理灵感来自于“鸟巢”,这样的环境类似于母体子宫,能够将新生儿包裹其中,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另外此模式还能进一步完善新生儿的肠胃功能,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 结果显示,采取鸟巢式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在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和体质量增长等方面的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该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开展鸟巢式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快速稳定各项重要生命体征,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肖国连,潘冬梅,尹沁蕾.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69-269.
占利凤,周璇.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1):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