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8-02-18 02:11:14胡云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低体温术后感染

胡云辉

【摘 要】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体温与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基础体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在对手术患者的护理中,缩短患者在术后的苏醒时间,减少低体温发生率与术后感染率,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综合保温护理;低体温;术后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前言

低体温是一种手术中常见的现象,使患者出现此情况的有以下几个原因:手术室温度偏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常处于裸露状态、整个手术所需时间较长、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手术中对患者体腔进行过冲洗的为常温生理盐水[1]。患者处于低体温的状态是一种不利于的状态,且多数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需行麻醉操作,由于其体温较低,麻药的代谢速率缓慢,导致患者的新陈代谢速率降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有学者提出,在对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综合保温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本文以104例手术治疗患者为对象,探究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104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与25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49.91±3.74)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与27例,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48.45±4.0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认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心胸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药物过敏,感染,精神障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分别为22-25℃与40-60%,再手术时,为患者盖上棉被,减少暴露,输入液体温度应为常规室温。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保温护理干预:(1)对患者的手术台进行加热,在手术前的一个小时以上,使用电热毯对手术台进行加热处理。在手术期间,时刻监测患者的体温,使患者的体温保持正常体温,一旦发现体温在37.5℃以上,及时将加热设备关闭。(2)缩短患者手术所需时间,尽可能的缩短患者的整个手术时间,同时需要减少患者裸露在外的身体,在手术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3)对体液进行加热,在对患者进行体液或者血液输入时,应先使用电子加温仪进行加热处理,设定37℃的恒温,冲洗液的设置需在保温箱中进行。(4)因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时,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导致患者保持体温困难,对非手术部位,应尽量覆盖,保持温度,必要时可加盖棉被。(5)气管导管需要经过加热加湿处理,保证患者恒定的呼吸温度与湿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体温与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术中体温:以基础体温、术毕体温、术中低体温为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

术后情况:以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感染率为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是采用表示,对于组之间的比较实用配对t试验。计数资料是,用“n/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基础体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感染、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下表2。

3 讨论

低体温是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下的一种生理状态,由于其容易造成中枢的损坏,以及降低患者身体各个器官的新陈代谢,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不利影响[3]。当患者发生全身麻醉时,低体温降低麻药的新陈代谢,使得患者苏醒的时间缓慢,同时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综合保温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对手术患者使用保温护理,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的身体神经的恢复,使手术的应激反应减轻[5],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提升了手术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体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综合保温护理在对手术患者的护理中,缩短患者在术后的苏醒时间,减少低体温发生率与术后感染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韦冬玲.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1):1517-1518.

王晓娟.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7,(20):107.

胡潇,张玉红,蒋葵.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17):140-141.

猜你喜欢
低体温术后感染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医学信息(2016年37期)2017-03-20 08:21:59
18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10:45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10:12:4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低体温与临床不良事件相关性研究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报告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中对患者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