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艳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治疗的作用。方法:取9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治疗加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率比较: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改善31例,部分改善9例,未改善5例,总改善率88.9%;观察组改善40例,部分改善5例,未改善0例,总改善率为1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对照组完全依从30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7例,总依从率为84.4%;观察组完全依从35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1例,总依从率97.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口腔正畸;口腔清洁;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口腔正畸治疗需要长期的跟踪矫正,患病者往往合并口腔异物、牙齿咀嚼痛等症,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大,情绪变化明显。为了提高患者配合度,顺利完成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通常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使患者心态稳定,降低对疾病的恐惧感。现将90例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9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3~39岁,平均(23.3±5.8)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14~38岁,平均(22.9±4.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正规治疗加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正规治疗加心理护理方法。在患者不同的治疗进行进行口腔护理,并且要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以三个月为治疗矫正期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患者的治疗信息。其中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过程如下。常规正畸护理内容包括:指导患者带“牙套”过程中保持个人口腔卫生,正确佩戴,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形态,避免出现口腔溃疡,如出现应及时就医,服药。克服对卡槽脱落的担心,并根据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诊。矫治前需要同患者进行沟通,使用温和的语言,保证每个患者能够正确了解治疗安全性,并与家属沟通,传达治疗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要求家属给予适当的鼓勵和护理;矫治过程中复诊操作前,要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恐惧好不安,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导;矫治过程中复诊操作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针对患者的担心进行指导,减少不必要的担心,指导患者正确、正常饮食,以提高矫正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进行三个月的治疗,在护理上,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两组患者的自卑、害羞等心理问题现状,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治疗依从性和正畸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分为明显改善、部分改善和完全未改善三个方面,总改善率=(明显改善+部分改善)/总例数×100%。治疗依从性分为主动配合、被动配合和不配合三种情况,根据最终结果记录。总依从率=(主动配合+被动配合)/总例数×100%。患者对正畸治疗结果的期望程度即对治疗结果的信心,信心越高,则期望值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以统计学软件SPSS 17.0完成数据统计,统计结果以word和excel 表格表现,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率比较
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改善31例,部分改善9例,未改善5例,总改善率88.9%;观察组改善40例,部分改善5例,未改善0例,总改善率为1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完全依从30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7例,总依从率为84.4%;观察组完(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全依从35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1例,总依从率97.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口腔正畸可以改变外在形象,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口腔正畸学不进与技术有关,在技术专业的情况下还需要消除患者的疑虑,也就是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对于多数正畸手术,患者需要长时间佩戴矫正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心理变化大,将影响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应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加强心理沟通,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波动。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治疗中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患者对于口腔正畸的认识程度还不高,部分患者担心技术不足导致治疗失败,紧张、焦虑心理强烈。其二是矫正过程中,初诊和复诊患者均担心操作过程会带来较大的疼痛感。其三是矫正者但系进食过程中会造成脱落而不能正常饮食。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从矫正开始阶段就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患者了解口腔正畸的注意事项,以提高治疗效果。在矫治过程中,还需要详细讲解治疗步骤,注意缓解患者情绪,使患者具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口腔长久美观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可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凌爱华,陈文静.正畸治疗对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2,32(7):429-432.
王怡然,曾志乐,邓莉华,等. 青少年正畸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6):325-327.
温辉民,颜君,王春生,等.本科生对口腔正畸认知与主观需求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7):687-690.
吴秋瑾,贾德蛟,刘海霞. 五家渠市初中生牙齿审美对社会心理影响的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2):86-89.
石美芬,薛海萍,袁维. 心理护理干预在成人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1(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