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分析

2018-02-18 02:11:14易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

易炜

【摘 要】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28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基于动脉融通术药物剂型干预前后的股骨头血供与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干预治疗后,从前三个月以及半年的数据显示,治疗疗效较为明显。经过治疗后患者侧骨骨头分支小血管逐渐变粗且数量有所增加,血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股骨头血供情况,缓解其疼痛,对于早期患者疗效较为明显。

【关键词】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动脉融通

【中图分类号】R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2

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中。整个病程时间较长且有一定的致残几率,大部分晚期患者最终无奈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对其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经济负担。目前普遍认为患者骨内循环障碍、骨细胞死亡等引发的股骨头结构变化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通过动脉融通干预,疗效较为明显。且在可操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故此次就融通介入术治疗ANFH疗效进行探究,现将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28例,共计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统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50.68.9岁;其中双侧股骨头病变患者20例,单侧病变患者8例;有15例患者曾经有服用激素以及饮酒史。所有的2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以及腹股沟刺痛等情况,其中一些患者其臀部与膝部以及髋关节存在部门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首先基于PHILIPS-FD20设备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实施常规消毒铺洞巾。选用1%的利多卡因5毫升对患者右腹股沟区域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处理。随后切开患者皮肤乐2厘米,并用基于改良后的Seldinger技术对患者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防止5F动脉鞘,利用导管导丝技术插入RUC导管,分别将其插入患者左右两侧股骨头实施供血动脉造影。对于显示左侧股骨头供血动脉局限性狭窄,经过导管在患者各个股骨头部位供血动脉累计关注罂粟碱180毫克,导激酶60万单位,丹参川穹20毫升,凯时20微克,银杏达摩40毫升。此外,在手术期间经过导管间歇性推注3000单位的肝素。整个手术期间所有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显示稳定,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打出导管并进行无菌按压包扎 ,随后将病患送回病房。针对首次介入治疗后15-45天对患者再次进行血管造影复查,依据血供情况再次进行介入治疗,巩固疗效。针对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1年以上时间。

1.3 疗效判定 基于ANFH疗效判定发对所有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其中临床评价占总评分的60%,而基于X线评价则占比40%,最终评价结果设置 90、75-89、60-74、<60四档,依次为优、良、中、差四种疗效判定级别。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软件对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际当P<0.05表示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期、治疗后三个月以及半年进行统计分析,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

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些年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率逐渐上升,但对于儿童治疗疗效较为明显,而成年人

发病情况远高于儿童,实际疗效也难以令人满意。此次就28例总计53个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基于介入治疗形式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实际所有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环节。但从半年统计数据结果来看,其评价分数相较于三个月时数据相对较低,因此其远期疗效存在一定不足。尤其对于中晚期患者,虽然疼痛得到一定缓解,但依然存在部分患者存有复发情况。而因为缺血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只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股骨头血供以及血液循环情况,即可规避未阻塞血管阻塞以及使得阻塞血管再次融通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疗效。而介入治疗则以此为依据,基于科学的溶栓药物,活血化瘀与血管扩张药物将其注射进患者股骨头供血动脉内,从而使得血管内构成的脂肪栓与一些小血栓等充分溶解,阻塞的微小血管可以再次得到融通,此外还可以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得到进一步改善,疏通髋关节附近的微血管,最终提高侧支循环以及改善股骨头营养,使得已经坏死的骨质逐步被吸收,亦或者骨细胞增生,新的骨头形成,最终达到修复股骨头的效果。因此此次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核心在于对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情况的控制与解除。

综上所述,基于动脉融通介入术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较为明显。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疼痛感得到明显消除,坏死股骨头血供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对于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基于该介入治疗疗效更为明显。因此,可以判定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动脉融通术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意义,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此次未对不同药物组合疗效进行观察,后期可以依据不同病因,选取不同药物组合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陈卫衡,齐亮,林坤弟,et al.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供血动脉解剖类型研究[J]. 中医正骨,2012,24(2):11-13.

□ 王飞,程新平,李坤,et al. 钻孔减压植骨联合介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J]. 广西医学,2013(9):1207-1209.

毕光荣,周毅,刘通方. 介入治疗结合支持疗法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恢复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4,8(29):6492-6492.

隋建松,徐茂龙.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學学报,2002,22(1):63-64.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导管碎栓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6:31:25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气道肿瘤所致气管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4:5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