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8-02-18 02:11:14刘群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依达拉奉

刘群

【摘 要】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進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其分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54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应用。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较对照组低,红细胞积压指标较对照组高,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1

进展性脑梗死属临床常见的神经功能缺损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多通过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虽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的供应,保护神经元,但仍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情况。依达拉奉属于脑保护剂,能有效降低脑组织、神经元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梗死区域血液供应。奥扎格雷则可有效改善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症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本研究现将依达拉奉及奥扎格雷联合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其分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54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35±7.43)岁。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1.44±7.39)岁。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血脂调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668)药物治疗,80mg奥扎格雷溶于250mL5%葡萄糖注射液后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以对照组用药为基础加用依达拉奉(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1)治疗,将30mg依达拉奉溶于100mL0.9%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予以2周治疗。

1.3 评价指标 (1)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2)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分值减少>90%且无残疾属基本痊愈;分值减少在46%-90%间且轻度残疾,不影响生活属显效;分值减少在18%-45%间,患者无法完全自理属有效;分值减少<18%甚至升高属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比较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 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较对照组低,红细胞积压指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基本治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治疗后基本治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99,P=0.004)。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在急性脑梗死中占26%-43%,有研究指出,该病发病机制与低灌注、栓子不稳定性、血栓扩展以及侧支循环有密切关联,同时血栓素水平出现失衡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过度聚集亦可使其发生[2]。因治疗适应症及时间窗等因素限制,使其整体疗效并不理想。有数据显示,联合用药治疗对比单一用药能更好抑制脑细胞的损伤,治疗效果更显著[3]。

奥扎格雷是一种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对于血栓烷A2以及前列腺素间的平衡可作出调节,同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有效溶解血栓。安乐红[4]等报道中提到,将奥扎格雷用于脑卒中治疗中对疾病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而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兴的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将存在细胞毒性的氧自由基清除,降低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脑水肿。通过将氧自由基有效清除使脑缺血、缺氧症状改善,且通过抑制白三烯合成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氧自由基减少。此次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较对照组低,红细胞积压指标较对照组高,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提示二者联合应用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的提升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神经损伤,保护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提升临床疗效,适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刘刚.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卒中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9):1515-1517.

郭海志,李小勇.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02例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236-237.

高跃强,杨杰.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8):36-38,49.

安乐红,马爽,李岫琳,等.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2908-2910.

猜你喜欢
血液流变学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华夏医学(2016年4期)2016-12-12 00:23:03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