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华洁 祖融 白曦
2018年以来,网贷行业发生问题的平台数量骤然增加,且不定期存在部分大平台爆雷的问题。根据可靠数据显示,2018年2月份当月,P2P问题平台31家,6月份问题平台数量达到93家。7月份问题平台数量持续上升,截至7月14日,问题平台数量已达到54家。更是出现了网贷行业“黑色星期五”:7月13日一天之内三家爆雷两家清盘:贝米钱包、合力贷公告清盘退场;汇通易貸逾期;惠民益贷发生逾期,停止放标;投之家运营团队报案、经侦介入。网贷问题平台数量直线上升,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一、网贷平台接连爆雷的原因分析
(一)流动性收紧致使P2P平台资金供给面承受压力
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私募基金规模增速放缓,社会资金供给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P2P资金供给。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强化杠杆控制的效果开始显现,货币“伪金叉”现象得以逐渐减弱,货币活性降低,货币整体供给量同比增速下降。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出现了骤减,仅7608亿元,达到2016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私募基金增速也放缓,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私募基金规模达到12.60万亿元,虽有所增加,但私募基金规模增长速度呈放缓趋势,1月份私募基金规模相比2018年12月增加5.95%,6月份增速仅为0.24,达6个月中最低值。社会整体流动性的收紧导致P2P行业资金供给面承受压力。
(二)经济下行导致借款人违约概率上升
从商业银行不良率、企业债违约率上升可以看出优质企业违约概率增加,而P2P平台借款人通常为次优借款人,违约概率增加更多。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1.77万亿元,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末增加68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03个百分点,这是银行业不良率时隔5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上升,此前一直持平为1.74%。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较高,且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2018年上半年25只企业债发生违约,其中,1只债券违约事件类型为担保违约,其余均为未及时拨付兑付资金;债券余额总计253.01亿元,6月份违约债券余额最高,达69亿元。在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企业债违约概率增加的同时,网贷平台资金持续流出,2018年6月份正常营运平台资金流出占资金流入百分比达到57%。具体来讲,网贷平台的资金流入呈现降低趋势,由2018年1月份的1116亿元降至6月份593亿元,与此同时,资金流出呈现上升趋势,由1月份219亿元增加至6月份的339亿元。
(三)备案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早在2016年,监管部门就开始了网贷备案的专项整治活动。2017年6月,备案工作宣布延期,在2018年6月底作为最后期限接受监管验收。P2P问题平台有一个共同点是在合规整改中没有明显动作,比如存在变相自融等违规操作,没有完成银行存管,资金去向未得到监督。经过两年的整治,一些不规范的网贷平台无法继续,出现倒闭。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已经透露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延期1至2年,网贷备案延期已成事实,意味着一些P2P平台继续缺失合法身份。备案延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信心,具体表现在投资者选择观望,甚至退出该投资领域。网贷问题平台骤增、投资者信心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迅速扩散,进而导致网贷业资金流出加剧,交易额下降。
二、国家监管部门对网贷平台的政策解读
网贷备案虽然延期,但是国家对整个网贷行业进行规范整理的工作仍然在按照原定的要求稳步推进。短期的风险暴露并不能否定网贷行业对整个经济的正面作用,监管的目的是规范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对网贷行业整体支持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7月6号,新华社发表文章《“爆雷潮”之后,P2P行业将走向何方?》关注了此次爆雷潮,并提到“短时间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坏事,这是行业进行自我净化的一个正常阶段”,同时总结性的指出“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问题就一味的否定它”。同时,7月8日,在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银保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表示“未来会涌现出真正优秀的网络信贷企业,所以对网络信贷不能一棒子打死。”
以上的官方媒体和官方监管结构人员的表述都体现了国家对网贷行业整体支持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二)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可能启动新一轮的摸底排查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工作任务,这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密切配合。
备案延期正是为了响应地方要求和各地实际而实行的阶段性政策。但是每一个政策阶段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基于本轮网贷行业风险时间,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很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的网贷行业进行新一轮摸底排查。
(三)国家和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自律,增加投资者信心
网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活动自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金融机构监管的目的是抑制风险,促进行业的合规、合法发展。在金融监管部门主要着力于传统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各地互联网金融协会很可能应会员诉求,强化行业自律,加快行业整改的工作进度,缓解市场紧张情绪,避免行业恐慌。
(四)国家层面备案细则加快出台
在短期的“爆雷潮”退却后,国家监管层面将会着手备案细则的尽快出台,加快备案进程。一方面将优质网贷平台纳入合法合规的监管视野,稳定网贷市场投资者信心,增强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和借款者的还款意愿;另一方面向经营良好的网贷平台传递信息,鼓励其持续合法经营,力求实践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P2P网贷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监管探析》,兰王盛、慎劼,中国论文网;
[2] 《中国P2P网贷的现状、风险及防范》,叶留娟,《智富时代》,2018年第8期;
[3] 《我国P2P网贷平台经营困难的原因分析》,王雅琴,《中国市场》,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