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股权结构视角对民营企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2018-02-14 13:12:04张业鸿
大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股权结构对策建议民营企业

张业鸿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质与量的飞跃,民营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民营企业中的股权结构问题,股权结构不仅与企业的管理架构与管理模式息息相关,更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与建议,以期为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善提供思路。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股权结构 对策建议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质与量发生质的变化,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尽管我国的民营企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受其自身发展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股权结构问题。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呈现出浓厚的家族化特征,这种特征的股权结构在特定的时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转变,这种特征的股权结构已不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理性选择。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明晰企业的产权,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优化股权结构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优化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已成为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现状

股权结构是指不同股东之间股东资产的分布以及构成情况,换言之就是指在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股权是指基于股东地位而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从所有权集中程度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分为分散型股权结构和集中型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这会影响到企业的行为和企业的绩效。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很多,但是规模较小,而且存续时间很短,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不断优化股权结构,但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仍然呈现浓厚的家族式特征。即股权集中度较高,企业的股权由家族成员控制,外部人员参与较少。

这在特定的时期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形式的股权结构会出现许多弊端,制约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股权呈现过度集中的问题

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看,大多数民营企业最初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人共同创立,经过共同的奋斗而不断发展壮大。创始人之间多是亲戚或者朋友关系,这种形式在发展的初期有利于企业的稳定,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股权集中在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手中,股权的集中度较高,社会化程度较低,股权很少向外部人员开放。当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时,股权高度集中的形式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资金支持,而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企业的来说,毕竟家族内部的资金是有限的,这就可能出现发展资金不足的现象,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权集中在家族内部不对家族外部成员开放,难以对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形成有效的激励,如果家族式企业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就可能使得外部人员感到不公平,无法更好的融人企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综上所述,股权集中度较高是我国民营股权结构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未分离的问题

在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中,创始人同时掌握所有权与经营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分离,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数量较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金需求小,企业的所有者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这就使得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问题的出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企业的创始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并且不信任外来的人员,这也同样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问题的出现。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有利于企业内部稳定,能够促进企业快速成长,这是其优点。但是企业所有者的知识水平及管理水平毕竟有限,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企业所有者的能力便可能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与人才极其重要的今天,这一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民营企业家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分离这也是造成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短的重要原因。

(三)民营企业创始人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

我国的民营企业有很多是由亲戚和朋友共同创立,亲属朋友间的信任、家文化的影响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并没有把产权问题界定清晰。另外一些通过集体单位支持而建立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缺乏独立性,也尚未界定产权。这一现象所导致的问题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并不明显,企业创办初期,所有人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益,使企业快速成长上。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权界定不清所导致的问题日益凸显。首先,产权界定不清不利于民营企业转型,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到了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创始人之间受利益的影响容易内部出现产权纷争问题,这对企业的危害非常大,而这种现象也是很常见的。例如真功夫集团,创始人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的婚姻出现问题导致该企业内部出现产权争夺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声誉,甚至影响到真功夫的上市计划。

四、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国家应不断改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完善股权结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经济关系错综复杂,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制约经济活动。首先,应鼓励民营企业家们树立依法治企的观念。依法治企的观念不仅是民营企业优化股权结构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家文化的影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征呈现多元化,因此民营企业家应树立依法治企的观念,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明晰产权结构,用法来治企,抛弃过去根据亲缘来治企的落后观念,促进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政府应提供相应平台来引导民营企业家提高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依法治企的观念。其次,国家应健全相应的法律环境,为民营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提供法律保障。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优化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同时进一步完善外部法制环境为民营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提供制度支持。

(二)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设置

股权高度集中是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危害较大,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就变得至关重要。首先,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股权激励优化股权结构,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我国民营企业中有许多企业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例如美的集团通过对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人员的持股激励来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了企业实际控制人、投资者和中高级管理者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股权结构,这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其次,民营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相互持股或者与外部企业合资等措施来构建一个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大股东占一定主要位置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此外,民营企业也可通过增资控股的措施,通过发行公司股票,吸引外来资金,通过稀释大股东们的股权来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三)企業控制权适度分散,变绝对控股为相对控股

民营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股权集中度偏高,持股比例过高,这一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严重阻碍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应适当增加其他法人股份甚至个人在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重,以实现股权分散。这样一方面可实现该企业由绝对控股转变为相对控股,另一方面也可增强股权的流动性,以实现股权结构的不断优化。

(四)尝试建立员工持股计划

我国民营企业可通过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来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有利于分散股权、改善企业股权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员工通过持有公司股份进而与股东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彭真军.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与完善[J].求索,2005,(09):94-96.

[2] 丁义贵.民营企业公司结构治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股权结构对策建议民营企业
万科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1:40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8:24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金融企业的股权结构绩效分析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