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涵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兰州 730020)
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居住人口主要以藏族为主,同时混居了汉、回等其他民族人口。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及宗教信仰促使藏族人民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方向,而甘肃甘南地区因藏族人口居多而构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极具藏族特色的建筑群。藏族的民族性格表现为理性、追求高尚、敏锐、豪爽、强健的特点。藏民族的民族个性和风俗文化在其建筑色彩的运用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藏民族建筑的民族风貌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因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建筑而别具一格[1]。
甘肃甘南藏民族的建筑色彩呈现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和谐城市色彩景观,主要采用了明度、纯度很高,对比强烈的暖色调,并根据色彩对比与调和的设计原则,使甘肃藏民族建筑成为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中的色彩运用典范。
藏民族建筑色彩主要包括白、红、黑、黄这几种色相。其中白色是最主要的色相。如,佛塔、寺庙、宫殿、帐篷等建筑都使用大量的白色,而且藏民族人们在建筑窗户上还会挂上白色的“香布”寓意吉祥如意。在藏民族建筑中红色的用途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于建筑的主色调;二是在白色墙面上用红色进行分割,起到层次分明、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两种红色的用途主要出现在寺庙、庄园中。比如郎木寺、德尔隆寺等,而民居建筑则以白色墙体和黑色窗框为主。黄色则主要用来装饰建筑的金顶或装饰物,如拉卜楞寺主殿的金顶。黑色则大多数时候出现在建筑的入口处,如梯形的门套、窗套是极具特色的藏民族建筑装饰。由此可见,甘肃藏民族建筑色彩的色相主要以白、红、黄、黑为主[2]。
从整体来看,甘肃藏民族建筑色彩的明度较高,这时因为藏族人民对白色情有独钟,藏民族的建筑大多以白色为主。而白色恰恰是明度最高的色彩,在所有色彩中加白色明度就会提升。藏民族建筑色彩整体上以白、红、黄为主,这些色彩的明度都较高,而黑色这种明度最低的色彩则只作为辅助色调出现,因此使得藏民族建筑色彩呈现明度较高的特点。
纯净的色彩颇受藏族人们喜爱,这和藏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白、红、黄、黑等纯色调为主的藏民族建筑群,体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藏民族在建筑色彩的运用方面偏爱使用高纯度的色彩,特别是在建筑的细节处,使用的色彩更加艳丽[3]。从整体上来看,藏民族建筑多使用纯度较高的单色调,远远看过去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韵律美;如图1所示。
图1 拉卜楞寺
藏民族建筑色彩构成很特别,整体色彩构成对比鲜明,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这些独特的色彩构成方式呈现出极致的建筑色彩美。这种美的呈现离不开巧妙的色彩构成比例。藏民族建筑的主色调白色与红色按照一定比例构成建筑外围,两色彩相互呼应,呈现出层次分明、色彩明快的视觉感受,丰富了藏民族建筑的内涵。
色彩的布局就是色彩的构成,是指在一定的空间中遵循艺术规律将各种色调进行有机组合,使不同色彩根据一定比例,相互呼应,构成和谐的整体色彩布局。色彩构成形式体现了建筑的整体面貌,合理的色彩构成能够将色彩与建筑的形状紧密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建筑形式的表现力,呈现出赏心悦目的效果。即便是造型一样的建筑,采用了不同的色彩构成形式,也会给人带来迥然不同的视觉感受,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可见,色彩的构成形式对于建筑色彩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视觉语言,色彩的不同可以给人们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不同建筑环境中的同种颜色也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建筑设计中,色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伴随建筑而存在,是最容易影响人们情感的建筑元素[4]。甘肃甘南地区藏民族的建筑立面色彩构成方式主要以横向和点式为主,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甘南地区藏民族建筑色彩的横向构成进行分析。藏民族建筑色彩的横向构成方式主要包括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因等级和地区的差异,建筑色彩的构成形式也有差异。如比民居建筑等级更高的寺庙建筑色彩构成方式既包括横向构成方式中的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如甘肃藏民族建筑中的寺庙建筑的色彩构成比例大体类似于藏民族的宫殿建筑,主要采用两段或三段的色彩构成方式,少部分建筑也会采用多段式的色彩构成形式。以拉木楞寺为例,其外墙体以白色调为主,墙体色彩构成以两段式为主,而内部的红色红色墙体色彩构成形式则以三段式、多段式为主。从整体上来看,甘肃甘南藏民族寺庙建筑的色彩构成形式以两段式和三段式为主;如图2所示。
图2 拉卜楞寺多段式色彩构成
而藏民族的民居建筑大部分采用白色和黑色两段式的色彩构成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甘肃藏民族民居建筑色彩构成
不同民族因其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就算是同一个民族,居住区域不同,其文化都会有一些差异,藏民族建筑文化也是如此。以拉萨地区和甘南地区的建筑色彩进行对比。拉萨是西藏地区的行政中心,因此,拉萨地区的藏民族建筑色彩最具代表性,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和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还有地位崇高的藏传佛教大昭寺、色拉寺等寺庙,以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藏民族民居建筑。这里的宫殿建筑、寺庙建筑、民居建筑采用的色调以红、白、黑为主,建筑类型多样,因而建筑的构图形式也更丰富,大体上以两段式、多段式为主[5]。而在甘南地区的藏民族建筑主要是寺庙和民居建筑,因此,建筑色彩的构成形式以两段式为主。
建筑的整体风格面貌与不同色彩之间的比例关系有直接关系,色彩的比例甚至能决定整个城市的风貌。这是因为配色不仅仅是组合不同的颜色,要想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掌握好色彩的面积。例如,在藏民族建筑中大面积使用的红色和小面积使用的红色所呈现的效果截然不同。通常来说,两种色彩的面积比例不低于二比一时,两种色彩看起来更加协调,面积更大的颜色也称为主调色彩。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一个建筑物时,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大面积的主色调,然后再是小面积的辅助色调。在藏民族建筑中,小面积色彩多使用高彩度色彩,如红色,而大面积通常使用低彩度色彩,如白色,这样处理更加容易获得色感的平衡与舒适。从色彩面积来说,面积较小的色彩对建筑物的整体景观影响较小,因此,可以更加灵活地选取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而大面积使用的色彩由于对建筑物的整体观感影响很大,因此,需谨慎选取色彩,在这个方面甘肃藏民族建筑处理得很好,大面积的白色辅之以小面积的红色、黄色、黑色等其他颜色,呈现了纯净肃穆,又不失鲜明灵动的整体观感。
综上所述,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甘肃藏族人民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审美文化。藏民族建筑则是其文化的充分体现,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协调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气候寒冷,建筑色彩以白、红、黄、黑等暖色调为主,色彩对比鲜明。这些色彩的象征功能早已和藏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融为一体,使藏民族建筑色彩时至今日依旧保持其特色,成为祖国大地上的美丽奇葩。在白、红、黄、黑的主色调下,藏民族建筑色彩给人带来的美感与这些色彩的构成方式和比例关系密不可分。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等色彩构成形式极大的增加了藏民族建筑的美感,一定的比例下,不同色彩共同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民族建筑。
[1]丁昶,刘加平.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特征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03):375-379.
[2]谢丽娟.甘南地区藏族色彩观的特点[J].兰州:艺术科技,2016(09).
[3]刘健,李云峰.甘南藏族民居建筑及其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02):133-134.
[4]王慧杰.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的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1.
[5]王慧杰.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美的构成因素[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0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