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意义

2018-02-10 05:34:47宋传军任群吴祥陈达栋徐红霞江瑾余建和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单药疗程

宋传军,任群,吴祥,陈达栋,徐红霞,江瑾,余建和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虽然根治术手术是胃癌唯一的治愈的方式,但仍有一半的患者会在短期内出现复发或转移。局部晚期的患者更易出现复发转移,预后更差。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局部晚期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及短期维持化疗的价值,为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102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年龄26岁-82岁(中位数62.38岁),男女比例3.43:1。其中77例为腺癌,14例为粘液腺癌,11例为印戒细胞癌。病理分期中II期(共20例)占19.6%,IIIa期、IIIb期(共73例)占71.6%,IV期(共9例)占8.8%。术后均接受了以氟尿嘧啶或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32例接受1-3周期联合化疗,42例接受4-6周期联合化疗,28例接受4-6周期联合化疗后序贯氟尿嘧啶类药物口服化疗4-6周期,在此次研究中,暂称为短期维持化疗。其余临床资料分布见表1。

1.2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软件进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及复发情况 截至2018年3月15日随访7个月-48个月(中位数29.3个月),存活61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47例,3年的无病生存(DFS)率为53.9%,3年的总生存(OS)率为59.8%。

2.2 维持化疗对生存的影响 102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均接受静脉联合化疗,接受2种化疗药物联合化疗共78例(76.5%),接受3种药物联合化疗共24例(23.5%),其3年DFS率分别为55.1%、50%(P=0.703),3年的OS率分别为61.5%、54.2%,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5)。入组患者中接受1-3周期联合化疗、4-6周期联合化疗、4-6周期联合化疗序贯单药维持化疗患者3年DFS率分别为28.1%、57.1%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OS率分别为37.5%、64.3%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治性手术是局部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在我国早期胃癌的较少,大多确诊时病期偏晚,多数为II期-IV期,即使行术后辅助化疗后,预后仍不理想。局部晚期胃癌危险因素高,预后差,多倾向联合化疗为主。本次研究中,2种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与3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3年的DFS率和OS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3药联合化疗方案未能带来生存获益,但不良反应要大于2药联合治疗方案,故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建议选择2药联合治疗方案。

寻找最佳术后辅助治疗模式可以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术后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但术后辅助化疗应为多少个疗程目前尚无定论[2]。欧美国家倾向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6个疗程,日本倾向更长的治疗疗程。局部晚期胃癌虽然行根治手术治疗,其危险因素较多[3],预后往往不理想,延长术后辅助化疗疗程可能生存获益。但延长治疗的疗程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毒副反应,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观察到4-6周期以氟尿嘧啶类或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化疗后,患者往往因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反应,不能耐受更长周期联合化疗。序贯单药口服短期维持化疗,延长治疗疗程,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综上所述,标准联合化疗后序贯单药短期维持治疗模式可能为危险因素较多的胃癌术后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需要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得到最后的结论。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单药疗程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2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治子宫脱垂
中老年健康(2015年8期)2015-05-30 23:28:06
传染性软疣
大家健康(2014年8期)2015-04-30 02:58:50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