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燕
(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900)
阴道炎发病几率大、复发率较高,病根顽固难以治疗[1],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疾病,给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重大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易黄止带汤治疗脾虚湿热型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为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排除盆腔炎、宫颈炎、肝肾疾病、生殖道疾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未婚及妊娠女性。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6岁-65岁,平均年龄(45.5±6.1)岁,病程1个月-15个月,平均病程(8.2±1.3)个月;观察组年龄24岁-66岁,平均年龄(45.3±6.3)岁,病程1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9.1±1.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资料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生产企业: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20)温水口服,每次0.2 g;保妇康栓(生产企业: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6020058)做好阴部清洁卫生后,在阴道深处置入保妇康栓,每次1粒,连续用药4周;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易黄止带汤,黄柏、白术、茯苓、党参各20 g,山药30 g,车前子、苍术、芡实各12 g;湿热下注、脓带赤带者增加白芷10 g,败酱草、蒲公英、蛇床子各12 g;肝肾阴虚、小腹隐痛、腰膝酸软者增加土茯苓12 g,赤芍、乌药各15 g;脾肾阳虚、带下良多、腹中冷痛者增加生地黄、附子、牡丹皮各10 g,桂枝15 g,加500 mL清水煎服,每次150 mL,每周进行1次复诊,并根据复诊情况对处方进行调整,连续用药4周。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带下颜色、阴道弹力、粘膜、pH值进行对比,0分为无,1分为轻,2分为重;显效:患者外阴瘙痒、尿痛、尿频、分泌物增多、阴部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评分减少在90%以上;有效:患者外阴瘙痒、尿痛、尿频、分泌物增多、阴部红肿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评分减少30%-90%;无效:患者外阴瘙痒、尿痛、尿频、分泌物增多、阴部红肿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评分减少在30%以下;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n=30)显效10例(33.33%),有效11例(36.67%),无效9例(30%),总体有效率21例(70.00%);观察组(n=30)显效16例(53.33%),有效12例(40.00%),无效2例(6.67%),总体有效率28例(93.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疾病,中医学中阴道炎并无符合病名,结合其临床症状将其划分为“阴痒” “带下”范畴。《皇帝内经》中将带下病因总结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2]。而《傅青主女科》中认为带下主要因肝气之郁、湿气之侵、脾气之虚、热气之逼所致。《女科撮要》中将带下病理机制总结为湿痰下注、脾胃损亏、阳气下陷所致。对以上进行总结,中医认为机体脾虚、脾气损伤、郁而发热、湿气停驻是引起带下主要因素。甲硝唑片在厌氧生物方面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服用后可在人体中产生抗氧菌代谢物,对细菌脱氧核糖酸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细菌繁殖进行抑制[3],最终杀死细菌,但该药物剂量难以把控,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易黄止带汤中含有山药、黄柏药物,具有益气补中、清湿除热作用,白术、茯苓、党参具有健脾益气、除热燥湿、之功效,再配合车前子、苍术对清热除湿效果具有加强作用,以上药物联用可起到补肝益肾之功效。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结果表明,使用易黄止带汤临床有效率可达到93.33%,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临床有效率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关于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患者,临床可采取易黄止带汤进行治疗,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女性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