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燕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河南 南阳 473007)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肺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以咽喉痛、头痛、发热等为主[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主要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笔者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疗法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患儿78例,均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相关标准确诊,排除严重中枢神经受损、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的患儿。患儿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0岁,平均(4.52±1.2)岁;肺部闻及啰音30例,咳嗽31例,发热29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给予氧疗、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卧床休息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
2.1 对照组 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给予阿奇霉素(东顺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59)静脉滴注,在150~200 mL 5%葡萄糖中加入阿奇霉素使其剂量为10 mg/(kg·d),连续治疗4 d;病情稳定后,停用阿奇霉素4 d,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中美合资辉瑞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67)口服,剂量为10 mg/(kg·d),连续治疗3 d,停止4 d,为完成1个治疗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
2.2 观察组 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疗法。首先给予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 2 g口服。30 min后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028)静脉滴注,剂量为30 mg/(kg·d),每日1次,连续治疗4~6 d。待体温降低后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剂量为10 mg/(kg·d),连续治疗3 d,停止4 d,为完成1个治疗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红细胞沉降率、血象在治疗2周后也趋向正常,X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显效: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但实验室指标尚未完全恢复正常,X片检查肺部阴影吸收明显或者全部吸收;好转: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好转情况较为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温,X片检查发现肺部阴影改变不明显;无效:临床体征、临床症状、X片检查、实验室指标等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别。
3.2 结果
(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易感人群为学龄期儿童,临床体征以剧烈咳嗽、发热等为主[2]。红霉素属于传统类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首次采用红霉素治疗,机体内可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在控制感染、杀灭支原体方面有良好的疗效。但长时间应用会出现皮疹、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停药后疾病易复发。阿奇霉素是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耐酸性、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可在体内全面分布,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服药次数较少便能获得理想的疗效。目前,我国临床普遍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即治疗初期静脉滴注改善及控制临床症状,疾病好转后改为口服治疗,通过序贯疗法进行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明显降低医疗成本。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薛梅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对改善患儿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陈嘉慧,印根权,余嘉璐,等.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8):587-589.
[2]李薇.评价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191-192.
[3]薛梅,杨炳中.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2,23(36):339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