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飞
摘 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姊妹大学/教席计划,联合国教席和姊妹大学发展迅速,在开展联合研究,缩小南北国家高等教育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举办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在数量上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整体上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区域分布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集中在欧洲、北美地区,而阿拉伯国家、拉美、加勒比和亚太地区数量较少;姊妹大学和教席学科领域分布也有待完善。加强姊妹大学和教席管理,进一步完善其区域和学科分布,有利于南北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更好合作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关键词:UNESCO;姊妹大学;教席;区域分布;学科领域分布;区域合作模式
2017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计划(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启动25周年(1992-2017年)[1]。该计划启动25年来,姊妹大学和教席在数量上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据统计,2010年,姊妹大学数量达到峰值83个;2013年,教席数量也达到峰值780个[2]。二者达到峰值之后数量有所减少,似乎开始进入发展调整期。“该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知识的转化、交流和分享,以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先主管领域内会员国之间的校际合作: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文化以及传播和信息”[3]。通过会员国的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减少人才流失,以缩小南北教育差距,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计划一贯的宗旨。那么,该计划实施25年来,特别是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召开以来,该计划在年度进展、地域分布和学科领域研究等方面有何特征?中国的姊妹大学/教席情况如何?该计划在促进南北国家高等教育交流方面成效如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收集了该计划实施的相关文件和数据,并试图了解姊妹大学/教席2009年以来的发展和分布状况,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一、1992-2008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姊妹大学/教席计划
在全球减少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支持,发达国家仅关注相互之间的内部合作,或者仅将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合作范围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根据1991年第26届大会决议,于1992年正式启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計划[4]。作为一项国际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加强校际合作,特别强调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5]。计划主要通过会员国高等院校间结成的姊妹关系,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重点学科的教学、培训、研究和辐射能力,促进知识和技术转化,缩小南北国家之间存在的知识差距。计划的主要活动形式有教学、培训、研究和社区服务,具体包括召开国际或地区性会议,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开设研究生课程,组织在职培训,出版科研成果等途径;涉及的学科和领域包括教育、人权、文化、环境、工程等[6]。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计划已发展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最主要形式[7]。该计划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动员了世界范围内众多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这种南北、南南、东西院校结成姊妹关系的合作方式有效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内世界范围的校际合作网络。
如图1所示,该计划1992年启动之初有25个教席,到2005年已增加到484个。2005年姊妹大学增加到63所。联合研究项目涉及121个国家的600多所院校和机构,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和其他合作者几千人参与其中[8]。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内姊妹大学/教席交流,该计划推动了各级教育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及其多样性。计划以解决社会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为目标,旨在形塑联合国宪章、中期发展战略以及计划本身既定的和平、人权和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和原则[9]。根据收集到的教席增长数据,1992-2008年,教席数量快速增长,从1992年的25个,到2008年的600个[10],年均增长率为23.5%。
二、2009-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姊妹大学/教席计划进展
200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设定了目标。大会强调,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姐妹大学/教席计划,鼓励知识转化;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加快能力建设以实现国际认同的目标,如“全民教育”“新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十年计划”等;支持建立并发展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并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单位与现有网络的协调;加强和拓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非洲教育发展协会”非洲高等教育工作组的力量,包括从其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的主要合作伙伴和捐助者,以确保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后续行动的有效开展,而不是停留在对话和建议层面[12]。至今,距大会召开已有近9年的时间,有必要对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缩小南北差距的姊妹大学/教席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
(一)姊妹大学
1.2009-2017年姊妹大学数量发展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2009年姊妹大学为60所,2010年为83所,2011至2013年均为70所,2014年和2015年数据不详,2016年为63所,2017年为45所(见图2)。可见,2009-2017年,姊妹大学数量发展处于稳中有降的趋势。这一方面可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强了对姊妹大学的管理有关。根据规定,2001年之后的姊妹大学和教席需要按时递交年度报告和完成相关任务[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不按时递交年度报告或没有完成国际或校际交流等既定任务或使命的姊妹大学进行调整和撤销,这导致了姊妹大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被调整和撤销的姊妹大学多为2001年之后加入的,2001年之前的成员在规则设立之前即已成立,按规定不受约束,而得以继续保留。另一方面,国际安全因素也可能是造成姊妹大学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如埃及和巴勒斯坦姊妹大学的关闭。当然,出于对国际交流范围和学科领域的均衡性考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有可能对姊妹大学的数量及地区分布进行调整。endprint
2.姊妹大学区域分布情况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笔者对姊妹大学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见表1)。
從上表可以看出,姊妹大学在区域分布上不够均衡,大部分分布在欧洲及北美地区,该区域三年占比均超过50%;非洲、阿拉伯国家则分布较少。2009年非洲仅有一所姊妹大学,位于刚果境内布拉柴维尔,由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合办,重点研究领域为教育学。2013年,坦桑尼亚共和国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和英国班戈大学合办姊妹大学,研究领域为海洋生物和东非可持续发展。直至2017年,非洲都只有这两所姊妹大学。阿拉伯国家5个姊妹大学中的4个在埃及,另一个在巴勒斯坦地区,但2017年均予以调整或撤除。亚太地区、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姊妹大学在数量分布上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很可能会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南北合作与研究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早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现了姊妹大学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教席重组等途径改善这一状况。[23]
3.姊妹大学学科分布情况
如前所述,姊妹大学是建构能力(capacity building)和缩小差距的“思想库”(think tanks)和“桥梁建造者”(bridge builders),通过不同领域和学科的联合研究、教学培养等途径加强各国高校间的校际合作与交流[24]。进行学科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为了解姊妹大学研究领域情况,笔者以2006年和2009年为例,做简要分析和对比。2009年共有姊妹大学60所,重点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教育、文化、传播与信息五大领域①。具体分布情况为自然科学领域32所,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8所,教育领域12所,文化领域7所,传播与信息领域1所。对比2006年,自然学科领域姊妹大学数量增幅较大,由28.8%增加到了53.3%,教育领域则降幅比较明显,由2006年的39.3%降至20.0%。其他学科研究领域变化不大。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2006和2009年姊妹大学中传播与信息领域占比最小,仅有一所,占比仅为1.5%和1.7%。这一姊妹大学的主办机构是加拿大的魁北克大学,其合作成员主要是世界银行、联合国审计署等国际组织。
4.姊妹大学联合模式情况分析
如前所述,姊妹大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促进南北国家高等教育领域进行联合教学和研究的一种专门机构,其目的在于缩小南北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促进各国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笔者依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姊妹大学成员国的跨国(区域)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姊妹大学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形式以南北联合和南南联合为主,这是姊妹大学发挥作用的主导形式[27]。表3中的“北南南联合”是指以南南合作为主,且在这种合作关系中有唯一一个发达国家参与。比如,西班牙与拉美诸国之间的合作,法国与非洲诸国之间的合作关系等。表3中的其他形式主要指转型国家之间的合作形式。
从表3可以看出,姊妹大学南北合作形式所占比重最大,但占比有升有降,其中2017年占比增加比较明显。其次,南南合作关系也是姊妹大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2009年占比26.7%,2013年增至近30.0%,2017年则降为24.4%。北南南合作形式不断减少,占比从2009年的18.3%,降至2013年的14.9%,2017年降至3所,占比仅为6.7%。这一形式实质上是南南合作为主的模式,参与的发达国家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其他形式主要指转型中的俄罗斯与东欧各国之间的联合,这一合作形式2009年占比18.3%,2013年占比接近20.0%,2017年降至15.6%。总体来看,姊妹大学跨区域合作南北模式不断增加,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
(二)教席
1.2009-2017年教席发展情况
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教席数据搜集发现,2009年教席总数为638个,2010年677个,2011年726个,2012年747个,2013年780个,2015年672个,2016年655个,2017年691个,其中2014年数据不详(见图3)。教席数量在2013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有所下降。这与姊妹大学达到峰值之后数量下降虽然不是发生在同一年(姊妹大学数量峰值出现在2010年),但二者在数量上都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
教席数量上的先升后降有以下主要原因。首先,2009-2013年逐年增长的趋势,是受到1992年以来教席一直处于较快速度增长的惯性影响,反映出世界各国和地区对教席计划的高涨热情的延续;其次,2013年后教席数量呈现出的减少趋势主要是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席计划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申请、审批和管理制度,许多不合格的教席被撤销[36]。这一点与姊妹大学数量减少的原因相似,教席开始从规模增长向内涵发展过渡。另外,仍不排除南北矛盾导致的国际和平因素对教席发展的影响,如2011年以来埃及持续暴乱导致了阿拉伯国家教席的减少。
2.2009-2017年教席区域分布情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收集到的资料,笔者对2009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教席区域分布情况进行对比(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历年占比均接近或超过50%;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以及亚太地区,占比略高于亚太地区,二者共占约30%;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数量则较少,约共占总数的20%。其中,从年度比较来看,阿拉伯国家教席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与姊妹大学数量变化趋势相似,这可能与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发生的动乱有关系。非洲的教席数量年度数据有升有降。拉美和加勒比教席数量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17%左右。亚太地区基本处于略微增长的趋势。欧洲及北美则处于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欧洲及北美地区教席数量维持着相对优势,西班牙为教席数最多的国家,达70余个。俄罗斯位居第二,有50余个教席。endprint
另外,总体上看,从姊妹大学/教席计划涉及的国家和机构数量来看,从2009年至今也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2009年参与计划的高等教育机构为770个,涉及126个国家和地区[42];2011年参与计划的机构数量为840个,涉及133个国家和地区[43];2012年参与计划的机构为860个,涉及134个国家和地区[44];2017年计划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为116个。[45]
(三)中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计划(2009-2017年)进展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笔者对中国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姊妹大学和教席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首先,2009-2017年中国有姊妹大学1所,1997年设于上海电大,重点研究领域为远程教育、开放学习和终身学习,合作成员有香港公开大学、韩国开放大学、蒙古国立大学,其形式为南南合作模式。[46]
2009年,中国有教席20个,其中自然科学领域11个,教育领域4个,文化领域3个,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1个,传播与信息领域1个[47]。2013年,教席数量增加到23个,其中增设的有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2010年)、香港教育学院的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的水信息学(Hydroinformatics for Ecohydrology)(2011年)、香港大学的比较教育(2012年)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合办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科技合作教席(2012年)[48]。2017年,教席降为18个,其中新增设3个,分别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教育(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海洋和城市发展(201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文化(2017年)[49]。2009年、2013年、2017年教席学科领域分布情况见表5。
从表5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科学教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教育领域教席占比呈增长的态势;文化领域数量保持不变,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教席占比极少,只有中国教育研究院的校企合作1个教席,且该教席于2017年被调整撤除。
综上所述,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情况基本一致,中国姊妹大学数量少,且合作形式多属于南南合作;教席的学科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充分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缩小高等教育南北差距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小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计划较好地推动了世界范围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在南北合作和缩小高等教育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南北国家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高等教育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这一计划与其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加强对姊妹大学和教席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实现此目标,首先,姊妹大学和教席的发展数量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到增长;其次,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姊妹大学和教席的地域分布;再次,进一步完善姊妹大学和教席的合作形式,实现南北充分合作;最后,姊妹大学和教席的学科领域也需要调整和完善。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计划的科学管理;发达国家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计划,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切实带领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注释: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文件,其对姊妹大学重点领域的划分为: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社会与人文科学(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教育(Education)、文化(Culture)、传播与信息(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参考文献:
[1][3][17][21][34][40][44][52]Executive Board, UNESCO.Twenty-fif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 Progress and Prospect[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79/247989e.pdf, 2017-06-28.
[2][20][29][31][37][48][50]List of Chairs(2013)[EB/OL].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HQ/ED/pdf/listchairs30112013.pdf, 2017-06-15.
[4][7]Procedures for the 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A Practical Guide[EB/OL].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00/140029e.pdf, 2017-06-30.
[5]D. Chitoran. Special Adviser to the Director-General. Internal Evaluation of the 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 Report[EB/OL].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1/001117/111771eo.pdf, 2017-06-29.
[6]朱小玉.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教席计划[J].世界教育信息,1999(7):14-16.
[8][9]Janne Kjaersgaard Perrier. Internal Evaluation: 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2003-2005)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56/145649e.pdf, 2017-06-29.endprint
[10][11][15][43]Tuyet-Mai Grabiel, Dawn Clemitson,Mikko Ruotsalainen. Audit of the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the UNESCO Chairs Programme[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1/002153/215328e.pdf, 2017-06-29.
[12]魏奇,等.譯.2009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给社会变革与发展带来的新动力[J]. 开放教育研究,2009(4):10-42.
[13][36]Paul N. Barry,Elisabeth M. Wilson. Evaluation of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Programming and the UNESCO Chairs/UNITWIN Networks[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77/147786e.pdf, 2017-07-01.
[14][19][30][32][38][49][51]List of Chairs (2017)[EB/OL]. http://en.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list-unesco-chairs.pdf, 2017-07-03.
[16][45]ADG/ED. Education Sector Technical Notes: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21/222130e.pdf, 2017-07-02.
[18][22][25][28][35][41][42][46][47][53]Directory of UNESCO Chairs and UNITWIN Networks(2009)[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8/001830/183060m.pdf,2017-07-03.
[23][26][27]执行局.总干事关于姊妹大学/教科文组织教席计划新的战略方针的建议[EB/OL].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99/149919c.pdf,2017-07-01.
[24]UNESCO.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39/143918e.pdf,2017-07-02.
[33][39]List of Chairs (2015)[EB/OL]. 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HQ/ED/pdf/listchairs30102015.pdf, 2017-0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