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芳
【摘要】 目前,新课改正在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必须紧跟改革的步伐,必须通过正确认识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解决现存的这些问题。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就成了小学语文老师现阶段急需研究的课题。因此,通过分析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具体提出几个有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效率 策略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必要前提。尤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教师一定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摸索先进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其可以在小学阶段积累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美学素养。所以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具体为教师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几个建议。
一、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选拔人才还以考试为主,所以教学模式难免刻上应试教育的烙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阅读教学目的不单纯
在我们的身边,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做阅读题、考高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而完全是把阅读作为了一种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训练方式。而事实上阅读教学则应该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不断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为教学手段的。所以,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弱化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容易对学生今后自主阅读的目的产生误导,使学生逐渐失去体悟文章的能力。
2.教师“一言堂”现象当仍普遍存在
阅读本应该是一个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活动,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解读和经验成为了判断阅读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在此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渐渐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文章的感悟能力都会极大退化,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都有极大的限制作用。
3.阅读范围局限化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上投入更大精力,很多教师都会采取压缩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措施,来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这样学生的阅读范围就会大大缩小,语文素养也难以真正地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学生少之又少的课外阅读也缺少教师的相应指导,教师把课外阅读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认为这是给了学生一定的阅读自由,而实际上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閱读习惯的。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是一个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兴趣阅读文本,并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到文本中,使自己与文本完全融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算是实现了其真正的价值。为给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借鉴,笔者具体提出以下几个措施。
1.通过改变传统课堂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讲授固定的教学内容,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营造比较压抑的课堂氛围,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扩展学生的视野是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为了能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在课堂上提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带动其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并且,教师也可以采取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的方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语文知识的魅力。
2.确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的
只有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教学目的,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正确的目的。为了改变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高成绩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状况,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确定合理的、适合于学生学习特点的阅读教学目的。主要是指,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范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学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结束语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加深对于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反省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之后通过确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的、改变传统课堂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以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学生主动阅读、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觉思考和主动创新的意识,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
[3]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4]张静.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4.
[5]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