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红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复习是任何学习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过程,为了在复习语文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不但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更要着眼于复习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关键词】 语文复习 以讲促练 讲练同步语文,教法种种,学法种种。一个班级五十来个孩子,他们的性格兴趣、接收能力,家庭背景等都存在很大差异,作为老师在复习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掌握教材内容,制定简单易行的复习计划或提纲。在众多的复习方法中,讲和练便是最基本的。我在小学语文复习中,采取的方法是以讲促练,讲练同步,练习笔记化、习题系统化。
一、教材复习单元化
语文教材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凭借教材来实现,不难看出复习语文教材的重要性。
1.熟读教材
熟读教材,深研大纲,全面地理解,把握各学期(重在五、六年级)教材复习的重、难点。只有教师心中有数,才能对教材复习中有所侧重,避免漫无边际的满河捞。
2.教材复习单元化
在五、六年级众多的单元中,时间不允许我们一课一课、一个题一个题进行详细讲解复习。如何把教材复习好?唯有精讲精练,抓住一个侧重点,让它对周围的知识产生辐射效应,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讲、自然要以本单元其中重点篇目为例,根据本组《读写例话》进行本单元的重点项目复习。由于《积累、运用》是本单元有关知识的总结,与本组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包括拼音、字词、句、段、篇、标点、阅读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练则要以本组《积累、运用》的题型进行重点练习。
3.整体钻研、掌握材料间的联系
在单元化复习的基础上,掌握各个学期教材与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正确有效的对教材进行复习。
在教材的复习中,首先分析学期教材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侧重点,拿六年级教材来说,同样是巩固复习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第十一册重在认读音节,读准声调和轻声的复习,而在第十二册汉语拼音侧重于辨析易混淆韵母,读准声调等方面的复习;从句子来看,第十一册重在体会句子感情色彩,夸张、修辞方法的复习及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关系简单复句的复习,而十二册重在复习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式,进一步加深认识,选择条件复句的复习。
二、归类复习系统化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整册教材。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段、篇、标点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让学生明确语文复习的归类,掌握重、难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
2.以点带面,点面联系,重点复习
在归类复习中,作为基础知识的复习,无论是讲还是练,教师应一类一类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复习起来才感觉得心应手,如我们可以这样进行个归类:①拼音板块。正确读准字音,辨析正确读音等。②汉字板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形近字与音近字归类积累等。③词语板块。成语,分类描写的词语,反义词与近义词,关联词等。④句子板块。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句,文言文中的重点句等。⑤段篇板块。古诗,名段,名家名篇等。
但对于学生学起来最吃力,教师讲起来最费力的还是阅读部分,所以复习起来感觉就非常棘手了。从每次考试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在整个语文复习中的重要性,阅读部分并不像基础知识复习那样单纯,它包括词、句、段、篇多方面综合运用的复习。真的可谓是包罗万象,那么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的基本方法呢?
在小学语文复习研讨活动中,我准备的就是一堂阅读部分的复习课。在短短的40分钟里,不可能用大量的段落和篇章的讲解和练习,把阅读讲的面面俱到。于是,我采取了以点带面,点面联系,讲练结合的方法。
备课中,我准备了具有代表性的两则段落和一篇短文,本堂课就只围绕这三则材料展开的复习。重点应放在段落的复习上,通过对段的重点复习,过度到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复习上去,做到点面联系。
(1)復习段的阅读时,我从三方面入手:①分层;②分析层与层之间的联系;③归纳自然段。为什么不直接讲篇的阅读,而先讲段,为什么又要从以上三方面入手呢?首先,这是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其次,讲段落的三个方面是为过渡篇的阅读作铺垫。因为段的学习方法和篇的阅读方法有着很大的联系,毕竟段是组成篇的基本要素嘛。
(2)在练习中我先准备了一则简单的段落——《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学生练习分层,而在讲到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时,出示较难的段落——《鲸》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按照刚才分层的方法,独立练习,然后结合第一则短文讲解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做太多的段落练习,同时又达到了阅读复习的目的。
(3)阅读复习中,不宜用一些学生不太明白的名词术语把它讲得过深。为此我在讲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时,归纳了三种关系: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②同时介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每层意思说的是同一种事物;③从几个方面介绍一种景物,每层意思就是景物的一个方面。从这三种关系出发,就避免了让学生认识几种段式: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顺承式、并列、因果、转折式等,弄清学生不知所以然而茫茫然的情况,同时,可以利用前面两个段落进行讲解层与层之间的不同关系。
三、综合练习多样化,评讲深入化
1.查漏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所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些该讲的内容没讲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在学生作业和辅导时该教师已知道这些缺漏,因为要赶教学进度,有些也没有或来不及补充讲解。复习课上针对这些缺漏必须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2.强化训练、深入讲评
在学生对整个语文教材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对语文各类知识有较系统的联系后,应该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讲练应以综合试卷为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通过讲题,做试题达到“讲练并重,寓讲于练,练习试卷化,学以致用”的目的。
3.落实背诵和默写
我们把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默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可以经常性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趣味性地默写比赛,这样背诵与默写能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及任务的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力、兴趣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利机会,从而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温故而知新”。复习是任何学习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过程,为了在复习语文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不但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更要着眼于复习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