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层剖面” 地理实践课的组织与设计

2018-01-31 23:17:46云秀清
地理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记录员岩性化石

云秀清

摘要:本文以地质小组实测地层剖面为例,在选择好的剖面线上对地层进行划分、测量与研究。通过研究性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实践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实践课;地质小组;实测地层剖面;中学地理

一、活动目的

结合湘教版中学教材《地理Ⅰ》(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中的活动以及“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岩石标本野外采集、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填析”;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活动“野外褶皱构造观察”。安排小组成员以合作活动形式来开展“实测地层剖面”野外实践活动;以学习地质基础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为目标,通过聘请熟悉当地地质结构的科技人员讲解本地区地质状况,让学生了解并能区别矿物、岩石和矿产的概念,熟悉本地常见的矿物与岩石,采取标本,重点探讨地层剖面的测量方法,最终对岩石进行正确分类,对地层进行系统研究,能够正确识别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不断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活动内容

实测地层剖面的主要工作包括:野外工作①选择剖面位置;②划分地层;③测量、观察、描述地层、采集样品。室内工作①计算野外测量数据;②绘制实测地层综合成果图;③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④鉴定岩矿与化石标本;⑤测定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可以适当注意沉积岩的成岩过程,因湘教版在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时,将重点放在侵蚀和沉积作用上[1]。

三、实测剖面位置的选择

对全区进行路线地质踏勘;查阅测区内及其邻区前人已取得的实测剖面资料和地层研究资料。只有初步了解测区内的地层、构造概况及地形、交通条件之后,才能选择出较为理想的剖面位置。

实测剖面位置选择的原则:①地层出露良好,接触关系清晰(沟谷、山脊、采石场、山间公路旁大多是地层出露良好的地段)。②地层层序完整,剖面线上应尽量无地层缺失。③构造简单,剖面应尽量避开褶皱与断裂。④地层厚度及岩性组合应具有代表性。⑤通行条件良好。⑥化石较丰富。⑦剖面线的方向尽量垂直于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一般情况两者之间的夹角应大于60°。

四、实测剖面的方法和要求

实测地层剖面分组进行,一个小组一般4~6名学生。有些实测剖面工作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承担,有些则必须分工进行。学生到达观测点之后,首要工作就是利用手机的电子地图功能和GPS 功能进行相对准确的经纬度定位和定向[2]。

1.小组成员共同承担任务

(1)确定剖面起止点。通常采用三点交汇法并根据地形、地物加以校正,目前多采用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确定剖面起、止点的原则:剖面起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下伏层位中,终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上覆层位中。例如,所要实测的地层是石炭系(C),起点要放在泥盆系(D)的顶部,终点要放在二叠系(P)的底部。

(2)划分地层并将分层界线和分层号标在剖面线上。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岩层剖面上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成分或岩石组合规律等方面的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实测剖面所划分出的层,可以是单一岩性层,也可以是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岩性层。所划分出的每一层与上、下相邻层的宏观岩性特征应有较明显的差异,易于识别。

(3)寻找化石并编号。应逐层依次寻找化石,将找到的化石顺序编号,并在化石发现地点用油漆做上标记。

2.实测地层剖面具体分工

(1)前、后测手的任务。①在已经确定的剖面线上,选择导线点,并做上标记。导线点的选择原则是:应选择在地形明显起伏或剖面方向转折处以及剖面的起点和终点。导线点号的编码,由剖面起点至终点依次为0、1、2、3……②丈量斜坡距;③测量导线方向:导线方向指的是导线起点至终点的方向。前、后测手共同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若相差太大,应重测;若相差不大,则取两者的平均值。

(2)表格记录员的任务。详细填写实测剖面数据表。实测剖面记录表是最重要的一手资料,记录一定要准确、齐全。每一导线测量完毕后,表格记录员要全面检查该导线中的实测地层内容是否全部完成,若有缺项,应及时补测。只有经过表格记录员的检查,确认该导线中的实测地层内容已经全部完成,才能撤掉该导线进入下一导线的测量。

(3)记录本记录员的任务。①详细描述每一分层的岩性、所含化石、地层产状及其接触关系,对标本进行登记。岩性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成分、岩石的组合规律。化石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化石种类、保存程度、富集程度、围岩种类及特征。标本登记:标本号、标本名称及其采集点位置。不同类型的标本用不同符号进行编号,B代表岩性标本,b代表标本,H代表化石标本。同类标本按采集顺序依次编码,如B001、B002……②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地质照片: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应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地质照片。地质素描图上要标明地点、产出层位、产状、比例尺、方向、图名、图例等。

(4)绘图员的任务。①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包括剖面起止点及剖面线位置、实测剖面编号、剖面上的地质点位及其点号、地层分层界线及地层代号、代表性的地层产状。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应该在野外完成。②读皮尺数据:主要包括读取地层分层点、地质现象素描或照相点等地点的皮尺读数,并及时把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该项工作应与表格记录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③绘制剖面草图:草图上要标明剖面方向、地形、分层界线、分层号、地层代号、产状、接触关系、标本采集位置、剖面线上的主要山头或村庄的位置与名称、导线号、图名、图例及比例尺。作图方法与路线地质剖面图基本相同(如图1)。

(5)标本采集员的任务。①采集各类标本:岩性、化石标本一般应逐层系统采集,岩性标本规格多采用3×6×9cm或2×4×6cm。化石标本没有一定的规格,一般视化石的大小而定。②标本编号与包装。③把标本编号、标本名称、标本采集点的皮尺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④测量地层产状,将测量结果和产状测量点的皮尺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每一分层都应该测量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

五、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

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数据计算;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编写实测地层剖面报告。

(1)前言。①剖面测制的目的;②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③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④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多少件、样品多少件。

(2)地质成果。①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②依不同时代,由老到新分别对剖面所见地层进行叙述。每一时代中地层可按地层组合单元总述其组合特征,再按不同岩性层详述其岩性、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岩性特征,应详细说明岩层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关系。③岩浆岩及脉岩的描述;④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模、形态特征、断层对地层连续性的影响,控矿产构造特征;⑤矿产:对矿产应详述;⑥新進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参考文献:

[1] 牟哲富.“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内容详析[J].地理教育, 2011(9):12-14.

[2] 刘景奎,谷丰.用基本技能考察自然以地理慧眼欣赏环境[J].地理教育,2017(8):50-52.endprint

猜你喜欢
记录员岩性化石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0:58
有趣的科学课
科教新报(2020年24期)2020-07-31 22:32:34
时间记录员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录井工程(2017年1期)2017-07-31 17:44:42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小学科学(2015年2期)2015-03-11 21:52:45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小学科学(2015年1期)2015-03-11 14:17:16
低渗岩性气藏压降法计算库容量改进
基于核Fisher判别的致密碎屑岩岩性识别
化石
“我的地盘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