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柏桦++柯杨
“梅总,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我们的项目现在急着落脚啊?”十堰市茅箭区创新创业园区CEO梅津瑜最近遇上了“幸福的烦恼”:刚开园的创新创业园区二期项目,不到一个月就“满员”了。梅津瑜是个“80后”,赴澳大利亚留学后,放弃了美国公司的不菲年薪,选择回家乡创业。
近年来,茅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吸引人才创新发展,已建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技术中心13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累计达12100余人。
施新政,扶企业“上马”
“全是干货,真金白银!”2017年初,茅箭区新经济发展“二十条新政”一出台,瞬间在创业者、企业家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
“二十条新政”,涉及金融扶持、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多项内容,区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重点支持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根据企业的创新度、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度,分别给予5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奖励补贴,真心实意扶企业上马。
“对我们怀揣夢想、刚起步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新政无疑是催化剂。”“牛郎火烧馍”创业者马吉星感慨地说。
建平台,为创业助力
作为十堰市的核心区,茅箭区利用老旧商业设施、闲置楼宇打造了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利用对口协作机遇,与北京加强在孵化器运营、创业辅导、创业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务实合作。
Novo+众创空间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凭借着先进的理念、创新的孵化模式、一站式的办公服务,吸引大批十堰籍精英回乡创业、就业,成为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强磁场”。
道和“互联网+”众创空间依托茅箭城市“后花园”的生态优势,围绕互联网“+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生态有机农业”等业务,面向农村做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服务。该公司与26家农村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培育和服务了马头羊基地、西瓜葡萄基地、绿松石基地、生态黑猪基地等,策划了来溢香、鲍峡蓝等农业品牌商标,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星创天地”等称号。
促转化 ,为发展“问道”
“几年的持续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我们的机器人打磨装备,已经批量走进世界500强企业的生产线。”湖北骐通智能科技公司总经理赵双庆说。该公司研发的汽车铸造领域的机器人自动打磨装备,将打磨效率提高25%、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8%,现在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上缴利税500万元。
创新转化,使茅箭不少企业脱胎换骨。茅箭区人民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卫生”,与武汉协和医院联建的远程会诊系统平台,提供远程会诊、远程重症监护、远程影像诊断模块等资源共享服务,将医疗推到了创新创业前沿,使鄂西北地区的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知名专家的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