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看病之难

2018-01-27 01:38:06
乐活老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女病人男医生后宫

古代医生基本上都是男性,在儒家伦理占主导地位,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背景下,古代一直有“女病难医”“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说法,特别是皇帝后宫的女病人,男医生尤其“碰不得”,即使病得再重,也不能随便请男医生进宫去为女患者看病。而且,历朝历代都有规范后宫女人就医行为的规矩。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时特别规定:“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可见,嫔妃生病只能根据病情让医生开药方,即所谓“以证取药”。朱元璋如此这般,初衷是“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根本上还是考虑后宫女人的贞洁。

民间女性同样有封建礼教的禁锢,女子生病特别是患了妇科疾病往往羞于启齿,或语焉不详,有的女病人宁愿病死也不愿意公开隐私。元明善的《节妇》中,记载了一位乳房生疮溃烂的寡妇马氏,由于拒绝男医生治疗,最终丧命。马氏说:“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

古代看病,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就医模式。“走出去”就是去医生家里就诊,但女人生病了,更多是“请进来”,把医生领到家里看,以方便医生的望、闻、问、切。这时候,女病人仍不能直接给医生看,要用东西“隔”一下,以遵从“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即便可以出来见男医生,女病人也要用纱巾或扇子“蔽面”。普遍的情况是,家人会在病床前设纱帐,也有的在闺房外挂帷,医生透过纱帐观察女病人的气色、舌象等,完成“望诊”的程序。

据《文史天地》

猜你喜欢
女病人男医生后宫
20男医生演义
医生感谢病人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医生感谢病人
做人与处世(2019年9期)2019-06-18 04:06:29
后宫正传
看历史(2018年11期)2018-12-27 08:51:58
老钱的孙子
不正常
中医护理干预产后宫缩痛的效果分析
你思想有问题!
杂文选刊(2013年2期)2013-05-14 13:38:05
《后宫·真烦传》专题之女帝家的那些事儿
桃之夭夭B(2012年12期)2012-05-14 1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