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思考研究

2018-01-25 17:26:30刘克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施工建筑工程

刘克

身份证号:3210251975****1413

一、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探讨

(一)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发生率

建筑工程实践中所需的施工技术实践应用效果是否良好,与工程建设水平能否提升密切相关。因此,为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发生率,则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具体表现为:(1)能够对施工技术应用过程有效监督与控制,及时消除影响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发生率,避免给相关施工计划实施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2)使施工技术应用处于可控状态,满足相关施工作业高效开展的要求,逐渐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发生率,为现代建筑工程的科学建设及更好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有利于丰富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内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能重视施工技术管理,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管理工作,则有利于丰富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内容,使管理工作过程更具科学性。具体表现为:(1)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工程实践管理方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科学管理积累丰富实践经验;(2)可为建筑工程施工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信息,促使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拓宽施工管理人员工作思路,逐渐丰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确保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三)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1.在施工技术管理作用下,可增强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并对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加以控制,降低工程实践中施工技术应用风险,促使现代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应用水平逐渐提升,增加工程施工效益,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满足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2.实践中需关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升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有效的施工管理,也能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要求,全面提升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水平。此外,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施工效率,满足工程施工计划按期完成。

二、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有待提升

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水平对整个施工质量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的具体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保证人员的操作合乎规范,满足要求。因此,这就对整体的施工队伍的职业水平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目前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素质相对较低,很多施工人员甚至不懂基础的建筑施工知识,更难以掌握关键的施工技术,尤其是一些升级更新后的技术和设备,很多施工人员不会操作,最终会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也加大了施工管理控制的难度。

(二)建筑材料的影响

土木建筑施工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材不当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很多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实际的施工中,忽视了对材料质量的把关,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此后期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握工程材料的质量。

(三)施工环境的影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多属于户外作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技术管理的难度,很多施工单位忽视了对外部环境的考察,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选择上,忽视了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最终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无法及时应对。

(四)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作业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尤其是施工技术不同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更是不同。就其目前发展现状而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好地发展,但依旧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从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施工单位。作为建筑施工作业的主体,施工单位往往会因个人利益而忽略其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是在人员分配上并不能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导致有些施工工序人员过于繁杂,而有些则不够。二是从管理者角度而言。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统一管理,导致工作难以开展或是效果不明显。三是施工作业人员。一定意义上来讲,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就导致他们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法依据实际的施工作业技术标准进行作业。

三、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项目概况

A项目地块用地面积35000m2,共有4个区域,其中A区6700m2,B区2500m2,C区11400m2,D区12700m2,A区B区为商业用地,C区D区为居住用地,中间有一道暗渠横穿整个地块,将用地划分为A、C和B、D两部分。下面,结合项目实际,探讨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二)优化措施

1.加强建筑施工之前的技术管理

首先,在建筑施工的前期,要加强技术管理,从而为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奠定基础,所以说对项目施工管理要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条件入手,对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施工图纸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在对工程实际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要明确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规范,保证施工图纸的质量,明确施工的责任,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为施工技术的准确实施提供依据。准确合理的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开展的依据;明确施工责任是为了能够清楚地追责施工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2.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推动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在这一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控制施工的进度和成本、控制施工的质量和技术的交底等。控制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能够有效地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从而推动工程能够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控制施工的质量有助于确保工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从而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证;由于建筑工程经常会有一些特殊、隐蔽的项目。因此,技术交底工作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键。

3.加强建筑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建筑的竣工验收阶段,也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虽然在这个阶段,很多施工建设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在竣工阶段需要审核整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性,检验前期和中期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之前技术管理内容的补充,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竣工阶段进行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配套施工的技术管理控制、工程项目的合理性检验和评定等,具体的技术管理办法可以按照实际的情况确定。

4.加强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建筑企业来说,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做好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监视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职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严格规范的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

5.加强建筑工程的经济成本核算

建筑企业还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对建筑工程进行经济成本核算,技术管理人员要按照相应的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节约措施,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市场情况进行预算,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人工费、资料费等,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对于成本的超值情况,要查明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从而实现科学、合理、规范的进行施工技术管理。

6.优化信息化管理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在建筑施工作业中融入新的信息技术也是极为常见的。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不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更要对信息化有所掌握,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合理分析与准确传达,将信息数据传输至各个施工作业环节中,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技术的质量,并且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成本,对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作为建筑企业管理者要站在一定高度从横向及纵向等角度对其信息加强了解与信息交流。

总之,未来在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过程中,需要关注施工技术管理,并在有效管理措施支持下,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更具科学性,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潜在价值,保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良好应用。在此基础上,可更加高效地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对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管理。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工程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