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尝试教学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5 17:26:30莫晓燕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小瓶应用题自学

莫晓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长排小学,广西 河池 547004)

尝试教学法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尝试教学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尝试教学法在结构上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学生自学课本,讨论课本为主。在应用题教学中,怎样进行尝试教学法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拓准备题的作用

教学时准备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数学教材是系统的,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每一节新课,每一道例题都是前段知识的发展和延伸,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由于新旧知识的这种联系,教学中的准备题就起到了桥梁了作用,准备题应与尝试题紧密相连。如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进一法”“去尾法”应用题教学中,我首先出示准备题:“每个小瓶可以装水0.5千克,有4个小瓶,一共可以装水多少千克?”然后,让学生先独立解答,最后,教师进行讲解:要求一共可以装水多少千克就要知道每个小瓶可以装水多少千克和有几个小瓶,这两个数量在题目里都已经告诉了,那么把4个瓶子里的水合起来就是所求问题水的总量。算式是:0.5×4=2(千克)。答:(略)。在此基础上出示尝试题:如果装1.5千克水,需要几个小瓶?如果装1.8千克水呢?为准确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准备题与尝试题要合二为一,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

二、重视课本的示范作用

尝试题的出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这样,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起到思维定向的作用。但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自学能力的不同,基础好的学生经过准备题的“铺路”能够解答出尝试题。而基础差的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尚需辅助指导,这时教师出示自学内容的同时给予点拨。如教学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一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我先出示例题,再出让学生找出自学提纲(附自学提纲为:首先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其次观察线段图思考:需要准备瓶子的个数与哪个数量有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尝试学习。在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给学生提出自学提纲,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课本,自己探索,从课本中找到解题的方法。

三、设计具有反馈作用的尝试练习

出示尝试题是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课本,尝试练习则是对学生自学课本成果的检验。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掌握了解答尝试题的方法。为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做好尝试练习这一环节非常关键。在该环节中,教师应注意的是:1.学生完成的尝试题对还是错?2.有几种出错的形式?错在哪?为什么?3.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否理解?4.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尝试题的情况怎么样?有哪些困难?这要求老师要从各方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在全体学生进行练习时来回巡视观察,及时掌握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的情况,最后选出解题方法最具代表性的同学上台进行展示。例如,以学生这节课中最常出错的两种解法9-8=1(只)和9+8=17(只)为例。针对这两种错误,我让学生试着画出各自的解题线段图,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线段图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便于教师的讲解,也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在平常解题时就尝试着把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线段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为小组的交流讨论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

四、注重学生间的互补作用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靠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又急于用自己刚获得的知识来解答尝试题,这时教师要通过自学--解答尝试题,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讨论提出的疑问,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规律就成了新课中的关键环节,把新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课本上的例题与尝试题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掌握了解题的方法。

五、注意适时的引导作用

在学生讨论困惑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地讲解。教师此时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9页例10的第一题时,在教学中学生针对线段图的画法提出异议。有的学生问:题中把2.5千克平均分成8份,每份的长不是0.4千克?当这个问题提出后,我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若学生解答不清楚,这时我就适时地进行讲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先提示学生注意先把2.4千克平均分成8份,剩下的0.1千克作为四分之一份来看。这样学生才能很清楚地进行比较。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知道与谁比,谁就作为基础量的知识。尝试教学法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题作用统一起来。

总之,尝试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试一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形成,因为只有探索才能有所创新,尝试教学法是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想象和动脑筋的余地。我通过利用尝试教学法,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进一法”“去尾法”应用题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通过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我认识到尝试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影响巨大。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小瓶应用题自学
哪个瓶里的油多
应用题
基于IYPT的高考试题研究
——2021年山东高考物理卷第2题赏析
物理教师(2022年4期)2022-05-23 12:47:46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叶子小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6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46
妙用假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