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红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教研室,甘肃 白银 730900)
语文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大业中承担着桥梁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信息、元素、精髓,因它而存在,因它而流传,因它而发扬光大。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说语文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培养文化上有根的人,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能够:点拨心灵 点醒智慧 点亮人生。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我们所熟知的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也是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以大语文观、大教材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和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国内语文教育界酝酿、思考、实践,这就是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群文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是语文课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
许多语文课堂确实是因为大量、繁琐的环节影响了孩子的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之后,孩子就感觉不到生命活力了。
我们的阅读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1.一味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2、课程资源单一,难以调动学习兴趣
3、一味灌输知识,学生缺乏思考空间4、过度分析文本,缺乏有效教学策略
导致了语文教学实效性不强,语文教学幸福指数低。出现了“少慢 差 费”的低效语文学习(内容少、进度慢、效果差、费时多)。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独思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能提高质量。阅读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人都能从阅读中学习,获得乐趣,变得越来越聪明、变的越来越有品味,从阅读中获得幸福的人生。
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当前语文阅读提出新任务;国际阅读研究趋势和信息社会对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出新挑战;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新要求。
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创新实践全民阅读
抓住课程改革痛点,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建设特色课程文化,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增强课程整合能力
促进专业能力发展
有效提升教学效益
整体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的增值(应用与创意)
阅读能力的生化(评价与反思)
阅读思维的进阶(比较与整合)
阅读习惯的养成(辨识与提取)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
(1)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能够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聚焦核心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教师观念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教学信念的坚定才会增进教学勇气,教师的变革勇气是打造卓越课堂的关键。
群文阅读多采用的方法有:
多采用默读、浏览、略读、跳读等方式。
多运用真实的、实用的生活化阅读。
多进行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习或学会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时时保持新鲜感,时时充满浓厚的兴趣。
群文阅读课,老师主要可以采用“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即为: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
第一步是“主题回顾”。旨在简单回顾课内的几篇课文,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学生在回顾课内文章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阅读。(课前每天午读或每晚读书半小时阅读填写“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步是“精彩赏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在一两个点上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发展。该选择怎样的点来展开呢?这就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好的话题可以是对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问的预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临时生成。但一般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二是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或矛盾点;三是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四是能够链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第五步是“主题拓展”。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这样,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总之,通过“群文阅读”的推广和深化研究,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积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说,做好群文阅读这项实验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为各科学习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