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新思考

2018-01-25 17:26:30高欣荣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教师应有效性思维

高欣荣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教育局,河北 沧州 061300)

小学数学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引导下生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行为的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不同程度发展。

一、培养兴趣,把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力量来源和重要支持。小学阶段,小学生缺乏自制力,且思维较活跃。思维活跃是有好处的,但思维太活跃导致注意力很难集中,或者集中时间短。这就需要老师用有趣的内容或是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直观的反映出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可借用班级微信群,把数学学习内容融入日常讨论的话题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案例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应只建立在课堂上,教师应关心学生日常的心理变化。

二、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并且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因材施教。对不同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前和课后任务,不是意味着放弃某一部分同学或是重点培养某一部分同学,这样的分层教学反而是对同学负责的表现。学生在知识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拉大。进行分组和分层教学,对基础差、理解比较慢的学生来说,有更多的机会去打牢基础知识,不会因为接触对于他们而言过难的题目而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懈怠;对基础好的学生而言,更高的课前和课后要求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发展是不同的,教师更加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比如“图形的变换”,在预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基础弱的学生用卡纸演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总结变换前后图形的特点。上课让学生分别展示其预习成果,然后老师再补充讲解。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并且预习和讲解也是一个加深知识理解的过程,再加上老师讲解,最大限度保障了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三、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例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生活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学生却很少去关注它。即使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储备了这方面的经验,也不一定很丰富,更何况这种经验还处于凝固状态。从这个角度说,学生学习“分一分”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给予激活。因此,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让他们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亲自去超市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将数学“回归生活”——学生直面营业员阿姨装东西的过程,从而获得最直接、最可信的活动经验,这不仅丰富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探究新知也做好了准备。教学时,我顺势把生活中的“分”搬到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购物情境,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同时,已经把生活中的“分一分”的现象提升到专门研究的数学思想方法上。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从事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并逐步抽象为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回归现实生活,展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探究学习的绿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动手操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许多的变化:教师讲解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而操作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了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师的追求。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有效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