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如影
笔者曾经发表《书者悲欣杂咀》于《书法》杂志,诉说书者之喜怒。十年过去了,生活压力依然,油腻中年大叔正过着“陪读太子”的生活,且行且珍惜。书者提起毛笔时的意气风发,跟放下毛笔时的窝囊颓废,在古往今来书以人为贵的现况中从来都是形象鲜明的对比。
如果你会书法,就会远离世俗变得更加高雅;如果你会书法,就会变得更加专注做事;如果你会书法,就会懂得黄卷残灯时光的宝贵;如果你会书法,对人生之世态炎凉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网络时代,信息爆炸——“霸座男”还没“退屏”,“滴滴顺风车”正在“热屏”,“龙哥”开始“霸屏”、“精日”女博士生“抢屏”……“低头族”整日瞅着手机屏幕,被网络小编们牵着鼻子畅游“网海”。
有人调侃百度“有毒”,可某些资料还是可以准确可查:“晋代永和九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人也就喝了点小酒而已,但是并没有硬着性子以酒壮胆胡来乱搞,一不小心借微醺的酒兴成就了千古绝唱——《兰亭序》!有一种风云际会叫做雅集,只是庸者不懂而已。
如果厦门大学“精日”女博士会书法,就会懂得书法创作不能模仿,也不至于在大学本科时抄袭别人的论文;就会懂得书法研究不能数典忘祖,还要饮水思源,更要师古出新,也不至于发表“恶臭你支”的辱华言论。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洁洁良”终于“节节凉了”——已经办理退学离校手续!
如果“龙哥”会书法,就会懂得书法纵然可以“尚意”“崇势”,更须“尚法”,“无法无天”的挥洒是江湖杂耍;就会懂得透过刀锋看笔锋,“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篆刻家“持刀”“刺杀”的前提条件是“遵法守矩”,舍此是旁门左道。
如果“央视”会书法,就不会发生借教育部发文要求全国中小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之机发广告之财的愚蠢做法;如果某幼儿园园长会书法,就不会犯某在开学典礼上进行香艳的钢管舞表演的错误……开学季是学习书法的最佳时机,学习书法不仅是“治疗”“开学焦虑症”的最佳良方,也是“治疗”不知天高地厚者“狂妄症”的良方。没有人不知道导向错了,后面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的消耗,任性妄为必然要付出代价的。
生活中没有如果,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