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俄侨音乐家嘉祉在华音乐成就

2018-01-24 01:51:38杨馥嫚娄芳
黄河之声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习所音乐家钢琴演奏

杨馥嫚 娄芳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二十世纪中国钢琴艺术发展是一个渐进化的过程,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三个阶段。钢琴作为独立表演艺术类别的萌生,“还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的事”。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第一批专业音乐机构将钢琴“列为音乐系科学生的教学科目”。起步阶段的中国钢琴教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为推动钢琴专业教育水平,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聘请了俄籍钢琴家嘉祉(Vladimir A·Gartz)。他将俄罗斯钢琴演奏艺术传入中国本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北京地区早期钢琴艺术演奏及教学水平。嘉祉先生来华时间约为1920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三校教钢琴课。1927年5月,他前往智力音乐学院任教数月,并于1927年10月返华,后继续留任女高师,直至1939年。

一、中国近代第一位高级职称外籍钢琴教师

嘉祉对中国早期专业钢琴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采用系统的教学方法。他利用西方现代音乐技术理论,“拓展了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一方面,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专业基础,他“因材施教,严宽并济”,根据学生的长处与短板,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从音乐表演美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表演理念,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原则下,“将其意义传达给听者”。此外,身为俄罗斯钢琴演奏家,嘉祉掌握精妙的技术,在日常教学中,他用自己的示范演奏,“引诱学生自己去努力”,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作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在他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学习,能够在公开场合表演,演奏水平显著提高。以学生在音乐会演出曲目为例,“1926年6月12日晚北京国立艺专音乐系第一次学生演奏会上,嘉祉的学生肖妙珍演奏了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末乐章《土耳奇进行曲》,岳德秀演奏了韦伯《邀舞》”,1927年5月在嘉祉告别音乐会上萧淑娴弹奏曲李斯特《狂想曲》。可见,嘉祉的教学是相当严谨的,重视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否则,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演奏水平是无法迅速提升的。

嘉祉先生秉承俄罗斯钢琴演奏流派的一贯传统,针对中国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区别于以往外籍教师注重作品娱乐性的侧重,对学生的基本技巧训练要求尤为严格,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同样严苛。回望过去,在蔡元培和萧友梅的感召下,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第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而急剧扩展的学生数量与有限的师资力量之间形成一条深深的沟壑。正是由于嘉祉等早期外籍教师的加入,才使得中国第一批音乐专业学生得以受到西洋乐器的正统教育。由此可见,嘉祉为中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事业所著突出贡献。

二、北大音乐传习所乐队唯一的外籍音乐家

自1923年4月,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成立,“嘉祉就是乐队的钢琴师”。创立之初,由于人员和条件有限,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仅有十七名成员,嘉祉以独奏者和乐队声部的身份参加了几乎全部演出。不仅为民众展现了纯正的俄罗斯钢琴演奏风格,还提升了北京地区的音乐演奏水平。

由于乐器编制尚不完备,经常需要嘉祉用钢琴来代替缺失的声部,可知其在乐队中的重要性。从1922年12月到1927年5月,北大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一共举行过四十几次音乐会。其中,由嘉祉表演钢琴独奏的曲目有李斯特《弄臣》音乐会释义曲、肖邦《g小调叙事曲》、肖邦《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韦伯《邀舞》、门德尔松《辉煌随想曲》、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贝多芬《c小调钢琴协奏曲》等。从上述列举作品来看,嘉祉的演奏曲目上至古典主义,时期下达浪漫主义时期作品,音乐风格囊括了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家,涵盖多种音乐体裁较,如舞曲、序曲、交响曲、协奏曲等,这都反映出嘉祉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在二十世纪世界钢琴家名录中,并没有查找到嘉祉的相关内容。众星辈出的二十世纪,嘉祉还不是大师级的人物,但他在北京地区的演出活动和水准是不可忽视的。以嘉祉为代表的俄籍钢琴家,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风格侵入中国早期钢琴表演艺术,带来西方钢琴艺术的精粹,使中国钢琴演奏得以借鉴及发展。

嘉祉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的第一位高级职称外籍教师,参与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专业音乐教师,尤其是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期间,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演奏水平,她们中的佼佼者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女音乐教师、钢琴演奏家。面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嘉祉填补了彼时专业教师稀缺的危机,解决了培养钢琴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嘉祉在华期间,担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乐队的队员,填补了乐队中缺少的乐器声部,使钢琴不负“乐器之王”的称号,保留了作品的完整性及艺术水准,为北京民众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作品欣赏。不仅如此,嘉祉的存在,更是早期外国音乐家赴华执教的成功探索,此后,又吸引了多位俄籍音乐家及教育家,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与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由于资料所限,虽多方查找,笔者未能找到记载嘉祉工作的详细情况以及1927年5月离开中国后的艺术活动。纵观中国早期钢琴教育事业,俄侨音乐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上海、哈尔滨地区的俄侨音乐家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而对于俄侨音乐家先锋——嘉祉的研究确始终未见深入。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嘉祉先生的研究不应停留于此,而应当进行更为广泛和细致的研究,以期业内同行追根溯源获得突破性进展。

猜你喜欢
传习所音乐家钢琴演奏
音乐家,也爱花
艺术启蒙(2024年6期)2024-06-25 15:38:01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2:20
苏州昆剧传习所之创办及若干问题考辨
戏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9:04
姚铜(音乐家)
夜郎文学(2020年5期)2020-12-04 11:00:32
加强哈尔滨市双城区非遗工作的几点建议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人民音乐(2017年7期)2017-07-19 13:03:04
长春师范传习所
长春府“师范传习所”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