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现秤杆钉星诫子侄

2018-01-23 00:05:58王震亚
中华家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蒲州秤杆信义

王震亚

山西省蒲州府(今永济市)有一王姓大户,原本也是贫寒之家。祖辈居住在汾河岸边的汾阳县,明朝初年迁居蒲州。王磬读了一辈子书,最后只做了个邓州学正,正八品(相当于市教育局长)。他是个清官,收入不高,还有四个儿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的大儿子王现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无奈名落孙山,只好背起褡裢外出做生意。他东奔西走,生意做得很辛苦,也肯动脑子,能根据市场形势决定价格高低,所以获利丰厚。与人交往又特别讲究信义,能薄利多销,注意取利在毫厘之间,所以顾客都愿意与他交往。

王现做生意有自己的原则。有一次,他发现家族子弟做生意时有缺斤短两行为,当即把大家带到关帝庙前。面对关羽像后,他核准了秤的刻字,在秤杆末端钉上了三颗铜星。然后,满含深情地说:“这三颗铜星分别代表福、禄、寿。就是说,在做生意时,如果少一两就是失福,少二两就要破财,如果缺了三两,就会遭受天谴,必折阳寿。咱们做生意就是要讲究一个‘义字。关老爷英灵在上,我王族诸人,如果谁再有缺斤短两行为,就要受到老天惩罚。”从此,他的家族子弟都讲究信义,获得百姓的赞扬。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后代商人的普遍认同。直到现在,山西许多地方的秤杆上,仍带着这种标记。

王现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领悟到,做生意与当官只是人生的两种不同的道路。按照今天的说法,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但做人的原则、道德、良心则同根同源,人格尊严上没有高下之分。商人受制于一个义字,所谓“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仕人则受制于一个廉字,善商者“利以义制”,善仕者“名以清修”。做好了这一點,同样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有了这样的境界,王现不光会做生意,还会做人,能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王现有个仆人叫吴龙,一次在主人家行窃,王现发现后并没有将他送交官府处罚,反而宽恕了他,吴龙很受感动。所谓好人有好报,不久,强盗闯入王现家,抓住吴龙,逼他讲出主人下落。吴龙感激主人恩德,宁死不讲。事后,王现父亲王磬说:“王现经商而重义,谋利而不污,确实难得,十分可贵啊!”

在兄长王现的影响下,老二王瑶也成为蒲州一位著名商人,同时还培养了一个最终当上兵部尚书、总督的儿子王崇古。endprint

猜你喜欢
蒲州秤杆信义
科学导报(2023年82期)2023-12-02 12:08:36
花甲悟
当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18:19:27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天津诗人(2022年1期)2022-11-11 10:12:25
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 用“三生”教育,培育新时代的从容少年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1:20
鲜桃红了 果农乐了
科学导报(2022年48期)2022-05-30 10:48:04
书法日课
山西文学(2022年1期)2022-01-13 10:39:54
信义兄弟
十三世纪金元战争前后的蒲州城市景观变迁
史志学刊(2015年2期)2015-04-09 13:46:20
荷叶秤
娃娃画报(2014年9期)2014-10-15 16:35:16
自制杆秤找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