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与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较好,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保守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30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消化道溃疡并发症, 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临床传统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时常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质子泵抑制剂得到广泛应用, 保守治疗的效率大大提升, 引起临床的关注。本次研究选取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并分组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5例。实验组患者男27例, 女18例;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34.3±12.4)岁;发病时间2.4~72.3 h, 平均发病(14.3±19.5)h;体重45~83 kg, 平均體重(54.3±11.3)kg。对照组患者男26例, 女19例;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34.5±
12.3)岁;发病时间2.7~72.1 h, 平均发病(15.6±19.2)h;体重45~84 kg, 平均体重(54.5±10.7)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病情经医生诊断, 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②患者无严重的肝病、心肺疾病;③患者无精神疾病, 能正常与人交流沟通;④进行研究前事先告知患者, 并取得同意。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并行全身麻醉(全麻), 待麻醉起效后在右腹直肌做
1个4 cm左右的手术切口, 依次切开, 寻及穿孔部位。以穿孔部位为中心沿胃十二指肠纵轴缝合, 缝合完成后固定大网膜, 采用甲硝唑溶液清洗患者腹腔, 设置引流管后缝合手术切口, 完成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 具体如下:
①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将胃管置于胃部最低位后进行持续负压吸引, 使胃管保持通畅, 当肛门出现排气, 肠鸣音基本恢复正常时停止胃肠减压[2]。此时可让患者饮用一些流质食物, 少食多餐, 先稀后稠,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②抗感染治疗: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道溃疡的主要病因, 给予患者头孢类、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③维持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容易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使患者大量失水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为了满足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要补充液体, 一般为2500 ml/d, 根据患者血清钠、钾以及氯含量调整补给量。④抑制胃酸分泌:利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 在住院治疗前3 d患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 2次/d, 40 mg/次, 停止胃肠减压后改为口服给药。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胃镜检查溃疡愈合, 疼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 6个月内无复发, 为治愈;胃镜检查发现溃疡愈合, 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6个月内无复发, 为显效;胃镜检查溃疡面积没有变化甚至加重, 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
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愈27例(60.0%), 显效16例(35.6%), 无效2例(4.4%), 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24.4%), 显效26例(57.8%), 无效8例(17.8%), 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膈下感染2例(4.4%), 肺部感染0例, 盆腔包裹积液1例(2.2%), 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发生膈下感染3例(6.7%), 肺部感染3例(6.7%), 盆腔包裹积液4例(8.9%), 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社会的经济水平和科技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的改变, 加之酗酒, 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4]。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首要原则是终止胃肠内容物向腹腔的渗入, 改善腹膜炎而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在患者自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考虑彻底清除病灶。传统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然而临床实践发现有50%以上行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5], 此外胃大部分切除要求患者的局部炎症水肿不明显时才能行手术治疗, 且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而影响术后康复。endprint
随着医学人员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临床发现质子泵类药物以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因此临床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开始倾向于保守治疗[6]。保守治疗具有对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以及治疗费用低等优势, 在治疗期间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但保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胃管的通畅, 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同时也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7-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各有其优缺点, 但保守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更好, 安全性更高,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瑞龙, 张利宏, 黄坚雄, 等.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17(9):674-676.
[2] 柳清文.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中外医疗, 2012, 31(35):75-76.
[3] 高彦广, 孔文杰. 开腹手术修补中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7):1678-1679.
[4] 郑德友, 周景慧, 马小莲, 等.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观察.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4):1638-1639.
[5] 叶大才, 范显文, 黄振宇, 等.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治疗的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8(13):154-155.
[6] 韓芳, 姚国华, 孟塬, 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小切口开腹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8(23):5034-5035.
[7] 马伟, 马文杰.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治疗体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3):187-189.
[8] 刘振华, 崔广田.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7):40-42.
[9] 龚鹏珠, 何旭鹏. 不同手术方式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28):148-149.
[10] 李建成, 刘秀中, 武新春.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与保守治疗比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12):1989.
[收稿日期:2017-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