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

2018-01-22 13:45:37廖鼎新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情商惩罚子女

廖鼎新

(330000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文明程度的提高,典型的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专制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却还是普遍存在的。“一家之长,至高无上”,孩子只能唯命是从,这是其历史的根源。古训云:“玉不琢,不成器”,所以如今还是有许多家长奉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的教育哲理。

一、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专制型家庭教育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而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平等对待。一切由家长说了算,用自己的标准和意愿去塑造和设计孩子的一切。漠视孩子的意见,要求其一切遵照父母的意志,稍有违背便会遭到训斥或惩罚。

(一)专制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品质的影响

可以说,在专制型家庭里,家长是绝对的权威,是独裁的统治者,孩子要绝对服从。他们常以权威的口吻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限制孩子的自由、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多数只有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一些生性懦弱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成天提心吊胆,心理极其脆弱,如同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便会摔下来,继而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患上“自闭症”。还有一部分生性倔强的孩子,则会变得更加顽劣,不怕骂,不惧打,长期的压抑使得他们的逆反心理增强,性情也变得更加冷漠。在家中与父母对着干,与父母顶嘴或消极抵抗,故意惹父母生气。在外面,对其他人则更具有攻击性、性格暴躁。研究发现,专制家庭长大的孩子大多对父母不满,对成年人有偏见,有些甚至还有反社会的倾向,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的陈晶琦博士在对北京某大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56.3%的学生在16岁前曾经历过羞辱、体罚、挨打、限制活动等,其中18.9%有过严重挨打的经历。而这些儿童期有严重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其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这就充分说明专制型家庭教育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

(二)专制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情商发展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孩子成长的情商与他智商相比,在他走向社会时要起到85%以上的作用。孩子的少年时期是他们人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他们人生的拐点,在这个时期,孩子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良好品德的培养,即情商的学习和培养。社交活动中,一个人的一句话,往往能交一个朋友,也有可能让你失去一群朋友,即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而在专制型家庭教育之下,孩子根本不懂该如何与他人处理关系,更甚者不会说话,不会做事,一开口就得罪人,使自己进一步被孤立,进而变得更加自我封闭。

(三)专制型家庭教育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发展

在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中,家长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父母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和意愿去塑造和设计孩子的一切,而对于孩子自身的意见和想法都视而不见,甚至是扼杀在摇篮之中。孩子们为了不因违背父母而遭受惩罚,便只能对父母唯命是从,机械地行走在父母为其铺好的道路上,渐而被磨平了棱角,面对新鲜的事物也缺乏兴趣、信心以及尝试的勇气。

(四)专制型家庭教育对于亲子间关系的影响

现如今,很多家长都开始苦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专制型家庭会使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中止,发展严重时,子女与父母之间甚至会冷战、冷漠、充满隔膜,子女自己的小屋父母都难以进去半步,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专制型家庭教育当中少不了惩罚和训斥,孩子很难不在其中产生愤怒的情绪。并且,父母也很少能意识到或者容忍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表现出的孩子气,而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努力。等到父母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的时候,孩子们往往已经对父母之前的做法积怨不浅,便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欲望和耐心。由于专制型家庭教育不把子女当作个性独立的人来对待,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很难激起父母与孩子间内心的美好。

二、走出专制型家庭教育误区

首先,正确定位父母、儿女间的关系。俗话说得好,“万事孝为先”。从亲缘的关系上来讲,儿女未来要赡养父母,同样的,父母在子女还未成人之前也要起到抚养的责任。但是,除了亲缘关系,子女也是独立的个体,也应获得平等的对待和互相的尊重。应当讲究家庭民主,要建立以关爱为基础,以尊重为原则,以沟通为桥梁的家庭关系。

其次,建立融洽民主的沟通方式。专制型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孩子只需乖乖听话即可。既然要走出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误区,就应该改变这种沟通模式。家长应以平等的身份,真诚地倾听,给孩子以自我表达的机会,让孩子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沟通时一定要听孩子说完,不要随意打断。因为这不仅是在沟通,同样也是以身作则教给孩子该如何尊重别人,如何与他人沟通。

再次,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一点他们自己能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力。

孩子是没有定型的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并且有巨大的潜能,专制武断的教育势必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伤害。当然这些父母也有自己的理由——我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我对孩子的管制和惩罚都是用心良苦的,是可以被理解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好,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利用这样的“好”去伤害孩子的感情。作为家长,只有放低姿态,尊重孩子,为孩子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达到培养优秀孩子的目的。千万不要把对孩子的惩罚当作理所应当,即使在这严厉的责罚背后是有着一颗温柔的心。

猜你喜欢
情商惩罚子女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5:38
低情商的6个原因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神的惩罚
小读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06
Jokes笑话
惩罚
趣味(语文)(2018年1期)2018-05-25 03:09:58
二则
领导文萃(2016年19期)2016-10-26 10:22:23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海峡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