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患者清洁灌肠的护理进展

2018-01-19 11:36:46杨华韦冬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便秘老年患者灌肠

杨华 韦冬英

【摘 要】临床工作中遇到老年便秘患者灌肠的越来越多。但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灌肠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如何提高老年便秘患者灌肠效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老年患者;便秘;灌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1

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消化功能也有所下降,肠道蠕动减慢,若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因咀嚼功能下降或血糖升高等原因饮食中排斥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饮水量不足、加之排便习惯不是很好,那么极易引起便秘[1]。67岁以上发生率为15%~30%[2]。所以清洁灌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十分常见。清洁灌肠是用0.1~0.2%肥皂水或者清洁水500~1000ml通过肛门,自肛管经直肠缓缓地灌入结肠,以达到软化粪块,刺激结肠、直肠蠕动的目的,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肠道内积存的气体[3]。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传统的肛管和方法为老年患者灌肠时,常由于老年人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力增强,外括约肌收缩力减弱,经灌肠液液刺激后极易发生失控现象而出现灌肠液大量外流,导致灌肠被迫中断、灌肠液流至患者床单衣物上,大大降低了灌肠效果。便秘未解除,需多次反复的灌肠,进而又给患者带来了因反复灌肠增加的对肛周皮肤黏膜的刺激,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增加。近年来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改进创新,总结出影响清洁灌肠的因素及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的一些方法,现综述如下。

1 影响清洁灌肠的相关因素

1.1 灌肠用具的选择 采用传统的灌肠用具时,由于普通灌肠管管腔粗,材质较硬,在灌肠时常因粪便阻塞导致插管不畅,肛管在直肠内来回抽动或左右旋转时常使患者感到疼痛、不能耐受,从而加剧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不能达到预期的灌肠效果。现在临床对于年龄较大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患者,通常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对排便自控能力较差的老年便秘患者,改良式双腔低压尿管在老年便秘患者清洁灌肠中应用较好,尿管气囊因充气而膨胀,使导尿管不易滑脱,肛门口用橡皮塞塞住,可防止灌肠液的外流,减少病床单元的污染,老年便秘患者较愿意接受此种灌肠方法。刘春香等则选用一次性带气囊导尿管替代传统灌肠管通过对照研究证实此种方法能够达到灌肠液量多,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增加的目的,并且灌肠效果优于传统灌肠法。

1.2 肛管插入长度 护理学基础一书中要求大量不保留灌肠置管深度为7~10cm,但在临床上实际工作中,此长度对老年便秘患者来说,灌肠效果较差。有临床研究使肛管插入深度达到15~20cm,此深度肛管到达乙状结肠的位置,这样一来可減少液体对直肠的刺激,使灌肠液保留更长的时间,并可有效缓解患者因直肠刺激而出现的灌肠液外漏现象,抑制便意发生;因老年人肠道功能下降未排便时间较长,肠道内粪便硬结的程度较重和深度较深,临床中可将肛管延伸至25cm,但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刘萍萍等研究采用肛管插入深度为20c m以上,使其达到乙状结肠中段,液体进入结肠,避免了液体直接进入直肠,刺激其引起排便反射,同时增加了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便于粪便软化更易排出,提高了灌肠效果。

1.3 灌肠管插入角度 在进行灌肠时能把握好灌肠管插入的角度既可减少肛管因盲目插入而导致直肠刺激,引起患者疼痛等不适感;又能有效防止灌肠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肠壁较薄的患者,可以有效防止肠穿孔的发生。根据肠道的解剖可将肛管顶端从肛门朝上腹部肚脐方向缓慢插入肛门,当插入深度约4cm时,有松落感后停止推进,将肛管小于68℃旋转后推进,即伸入直肠,再慢慢插入10~15cm。

1.4 灌肠液

1.4.1 灌肠液的种类临床常规清洁灌肠有0.1%~0.2%的肥皂水500ml~1000ml。但王翠兰等研究发现将40~60ml开塞露抽入注射器内,注射器与16号橡胶导尿管相连缓慢注入,从灌肠效果看,改良后的开塞露简易通便法最适用于老年便秘患者。但是开塞露属于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易造成肠壁干燥,降低直肠对排便刺激的敏感性,引起习惯性便秘。另

1.4.2 灌肠液的量 压力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对直肠壁感受器产生刺激,当液体量在直肠内积聚到150ml~200ml、直肠内压力>7.3kPa时,直肠壁感受器即产生兴奋,引起排便反射,故建议每次灌肠的液体量在200ml左右。

1.5 患者情绪 常规灌肠法置入灌肠管相对较浅,灌肠液易流出,效果欠佳,需反复灌肠。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因为反复灌肠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引起肠壁收缩,肠腔变窄,进而加大了灌肠的难度。因粪便嵌塞最常见的部位为直肠,占90%以上,所以在指检的过程中经常能发现大便结块,若能先进行人工掏便后再进行清洁灌肠,更有利于灌肠效果。

2 灌肠的改良方法

2.1 灌肠体位 老年患者一般肛门括约肌相对松弛,而徐丽萍为该类患者研究了一套改良灌肠体位,即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床头摇低或床尾摇高20cm,臀部垫一软枕使臀部抬高10cm,此方法是借助重力作用,按流体力学原理,使灌肠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降结肠,使结肠内的粪便得到充分的软化,从而达到彻底清洁肠道的目的。但需注意头低位时头部血流增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下肢抬高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而老年患者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在采用此体位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伴有高血压、脑梗死、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在灌肠时可将头部垫枕,臀部抬高来提高灌肠效果。

2.2 灌肠方式 谷彦彤等研究的持续注水深入置管灌肠法是将肠管插入肠道12cm后给予持续低流量注入灌肠液,将灌肠液装入一次性灌肠袋悬挂于输液架上,高度为距患者肛门45~60cm,进行排气后,按常规灌肠方式将肛管插入直肠,打开灌肠袋调节阀并将肛管向内插入,逐步将肛管置入40~70cm,随肛管进入深度不断增加逐渐降低输液架高度从而降低灌肠袋高度,减少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引起患者不适症状。待置入深度适宜后进行负压引流,将灌肠袋低于灌肠平面以形成负压起到引流的作用。此方法较常规灌肠法更为有效的达到粪石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并通过减少灌肠次数进而降低肠黏膜损伤的风险。

3 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清洁灌肠技术的改进既体现了科学性,又体现了人文性;不仅达到了清洁灌肠的目的,还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感受。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化的改变,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的精细化,活动量的减少,也导致老年便秘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护理技术,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的使命。我们必须通过护理工作不断总结及改进来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

李党桂,黄翠娥,吴静,等.不同方式对解除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分析和护理体会.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5,19(14):139-144

张中声,郑扶民.老年急腹症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310-313

陈维英,基础护理医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7.107

猜你喜欢
便秘老年患者灌肠
大黄附子汤治疗犊牛便秘研究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非正常拔管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33
深静脉置管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实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3:55
老年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15:55
藏药三果汤治疗便秘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6:56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