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措施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19 11:36:46王永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王永莲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措施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分为两组,将32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将32例给予心理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比较中,实验组(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8.1%),P<0.05。结论: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缩短康复时间,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關键词】心理护理;口腔黏膜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2

在口腔疾病中,口腔黏膜疾病比较常见,该病主要指的是患者某部分的口腔黏膜出现外形、色泽、功能性改变,从而会形成多样复杂性损伤。该病的发生原因较多,包括营养吸收较差、免疫功能减退、成长激素分泌下降、精神紧张、胃肠功能异常等因素[1]。该病会反复发作,对进食造成较大影响,从而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健康。部分患者会由于该病的影响,出现不良心理,从而不利于治疗,影响到预后效果[2]。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在该项研究中,对64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4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5-2018.5。分为两组,将32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将32例给予心理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14例。年龄跨度为14-64岁,平均为(47.3±3.2)岁。其中口腔单纯疱疹6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例,急性念珠菌性口炎6例,黏膜扁平苔藓5例,游走性舌炎4例,灼口综合征3例,寻常型天疱疮3例。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5例。年龄跨度为15-65岁,平均为(48.2±3.6)岁。其中口腔单纯疱疹7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6例,急性念珠菌性口炎5例,黏膜扁平苔藓4例,游走性舌炎4例,灼口综合征4例,寻常型天疱疮2例。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实验组中,具体如下:(1)观察心理特点。由于口腔黏膜疾病的类型较多,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对进食造成影响。由于对该病不够了解,患者会出现担忧、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部分患者会由于该病的反复发作失去治疗信心,且需要长期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会出现失望、沮丧、悲观等情绪。在心理干预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并针对不同心理问题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对患者心理特点了解之后,需要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在沟通、交流的时候,需要态度亲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的知识。并充分尊重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的疑问,要具有耐心与热心,让患者感受到信任、亲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并积极开展心理疏导。(3)健康教育。需要了解患者职业与文化背景,对其不同的年龄、个体特征与社会经历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对口腔黏膜病的各种类型进行详细讲解,了解口腔黏膜疾病的周期性、自限性与复发性特点,对不同类型的症状进行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疾病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治疗方案、预防措施、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积极作用,从而确保患者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4)饮食护理。由于口腔黏膜疾病发生在口腔部位,与饮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需要给予合理的饮食干预,让患者进食更加方便。主要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应清淡饮食,及时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禁烟禁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与水果。需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护理满意率评估量表进行分析,总分为100分,通过不满意、基本满意与非常满意三个等级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满意率比较中,实验组(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8.1%),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口腔黏膜疾病属于常见疾病,发病因素较多,部分与口腔条件有着直接关系,大多数与全身或系统因素有关。该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水肿、黏膜充血、萎缩与破溃等,部分会出现疼痛[3]。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并且容易感染,影响到患者正常进食。在对该病治疗的时候,需要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症状[4]。心理护理干预在口腔黏膜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由于该病反复发作,且需要长期治疗,大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失去治疗信心,心理问题较多,不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不同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5]。

综上所述,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缩短康复时间,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徐宏云,李莉,刘岚秋.口腔黏膜病病人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6,30(03):176-177.

孙杨,祝玲,杨爱仙.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5,25(09):529-530.

王丽芹,金晔.口腔黏膜病专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实践[J].吉林医学,2013,33(14):213-214.

徐宏云,李莉,刘岚秋.口腔黏膜病病人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4,30(12):176-177.

刘庆庆,杨超,张媛媛.河南省口腔黏膜病患者1500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7):110-111.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6:34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06:22
时间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1:17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7:31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