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评价

2018-01-19 11:36:46施建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不良反应疗效

施建光

【摘 要】目的:评析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5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选择95例为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纳入基础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方法予以治疗,试验组予以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评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且试验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均<0.05)。结论:将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有助提升临床疗效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率,效果良好。

【关键词】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1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内科比较多见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是由多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呼吸道炎症性反应,患者多表现出咯痰、反复咳嗽及喘息等症状[1]。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前期,患者症状较轻,但冬季时症状会加剧,春季将有所减轻。待病情发展至后期,患者症状会常年携带,若未得到积极治疗,很可能发展成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严重者还会诱发心力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此文旨在评估该类患者实施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实际效果,详述内容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病例来源 在2015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选择95例为对象,入组标准:遵循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患者均具有反复咳嗽、哮喘、咯痰等典型性症状;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加研究;不含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精神异常者;排除对所用药物过敏者。包括51例男性,44例女性,年龄19-64(45.8±8.29)岁;病程1-12(5.7±2.47)年;72例为单纯慢性支气管炎,23例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纳入基础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两组各项基础资料经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基础组采用常规方法予以治疗,遵照止咳祛痰、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等基本治疗原则,对患者施予常规支气管解痉、镇咳药物及吸氧治疗等。试验组予以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严格遵循《呼吸学分册》予以准确诊断,患者还应接受X线片、肺功能等辅助检查,避免发生误诊;在此前提下,针对患者反复咳嗽、咳痰症状,予以盐酸氨溴索(厂家: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号:H20041473)进行治疗,取60mg药物溶于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溴己新(厂家:天津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号:H12020087),每次服用10-15mg,每次3次;之后进行药敏试验及痰液病菌培养实验,按照试验结果对患者实施合理抗感染治疗,感染病情较严重者予以第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号:H10983036),静脉滴注,2g/次,每日2 次;对头孢菌素过敏者换为左氧氟沙星(厂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号:H10970045),静脉滴注,0.5g/次,每日2 次;抗平喘治疗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0.1g/次,每日3次,或者予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当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以后,医护人员向其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纠正不良饮食、作息、行为习惯,引导患者逐步养成健康而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日常作息规律,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评估其临床疗效,具体标准:反复咳嗽、喘息等症状消除或大部分改善,经X线检查显示肺部病理征象基本或彻底消失,评定为显效;反复咳嗽、喘息等症状有一定缓解,经X线检查显示肺部病理征象显著减轻,评定为有效;反复咳嗽、喘息等症状及肺部病理征象都没有好转,或有持续加重的迹象,评定为无效[2]。另外,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数数据表达为 (n/%),数据对比经 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且试验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均<0.05),详细指标见于表1: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针对慢性支气管炎通常施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这种常规治疗方式难以取得最理想的疗效,且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较易出现耐药性,加之药物副反应较大,并不利于预后。该项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实施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其实质上是指以病患的具体病情为基础根据,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实现对症治疗、改善症状的一种综合治疗模式[3]。因此,在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下,采用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咳嗽症状予以治疗,此药物能有效清除呼吸道的黏稠分泌物,使呼吸道中黏液滞留量有效减少,让患者顺利排除痰液。针对咳痰症状予以溴己新进行治疗,帮助稀释痰液,减少黏痰量,以有效降低咯痰难度。氨茶碱主治喘息症状,使患者膈肌收缩力逐步加强,提升其呼吸功能,以进一步改善喘息症状[4]。与此同时,呼吸内科规范治疗除了重视针对性药物治疗以外,还向患者实施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全面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引导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使患者自觉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巩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等问题的出现风险。在该项研究中,基础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予以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结果指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且试验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出现率显著低于基礎组(P均<0.05)。由此证实,将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熊新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30-32.

刘云英.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9):42-43.

韩琳,刘海玲.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58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3):148-150.

刘继鹏,郑本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6):131-132.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不良反应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20:06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8:19:33
基层医院应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5:02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