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养生

2018-01-19 11:36:46葛萍萍翟晓霞朱敬云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养生药理作用中药

葛萍萍 翟晓霞 朱敬云

【摘 要】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丰富,健康与长寿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美丽源于健康,健康源于养生,中医药养生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中药方面浅谈养生之道。

【关键词】中药;药理作用;养生

【中图分类号】R5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0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养生保健的民族。我国古人有“药食同源”之说,认为有些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说,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少食物都是药食两用之品,如果能够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既可以利用饮食养生的方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治疗一些轻症和慢性疾病。

1 中药养生保健方法具有两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补。

1.1 所渭整体观念

是当我们应用中药养生保健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全身情况,包括精神状态、形体功能、面部气色等诸因素,还需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适时地调整中药的品种和剂量。中药养生保健的整体观念,还体现在要全面、充分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我们知道,西药主要是化学合成的药物,其化学成分简单,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比较清楚。一种西药常常仅作用于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细胞的某些受体,所以药理作用也比较单 。而中药则完全不同,中药材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所以古时将中药学的书籍称为“本草”。中药的特点,就是所含的化学成分繁多,药理作用复杂。一副中药大多是由几味、十几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所含的化学成分大约有数百种之多。这些化学成分分别作用于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协同发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和纠正病理变化的作用。所以,大多数西药的药理作用强而明显,作用单一,易出现毒副作用;而大多数中药的药理作用相对较弱而缓慢,但作用全面,毒副作用较小。人自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生理功能都将出现衰老性变化,进入老年期后,衰老的进程则更为明显,所以需要对人体的整体进行全面的滋养与护理[1]。

中药化学成分繁多,药理作用全面,这些特点说明了中药养生保健方法最适用于疾病体质的中老年人。

目前,市场上各种保健品琳琅满目。绝大多数保健品都含有滋补中药或营养药物,确实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然而,人们面对如此众多的保健品,在选购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品种更适合自己。许多人是根据广告宣传来购买保健品的,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价格越贵的保健品效果就会越好。其实,依据广告宣传和商品价格来判断保健品的优劣是不正确的,重要的是所选购的保健品要适合自己的机体状况。例如,中医辨证为阴虚体质的患者,就应该选用有滋阴作用的保健品,而不能服用有助阳作用的补益药。盲目地服用那些被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有时不但浪费钱财,而且起不到保健的作用,甚至引起不良反应。近年来,因误服保健品而出现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烦躁失眠等毒副作用的病例,并非少见。有的人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营养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应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人的体质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正常体质、疾病体质两大类,疾病体质又可分为虚证体质、实证体质和虚实夹杂性体质[2]。正常体质的老年人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没有必要服用补益中药来养生保健。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养生保健方法、起居养生保健方法、饮食养生保健方法、运动养生保健方法、史医史莼及药物养生保健方法五大类。前四种养生保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中老年人,包括正常体质的和疾病体质的中老年人,而药物养生保健方法仅适用于疾病体质的中老年人。在疾病体质的老年人中,也要根据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首先要辨明是虚证、实证还是虚实夹杂证。虚实夹杂是指老年人既有虚证性疾病又有实证性疾补益类中药,实证体质的老年人要应用清泻类中药,而虚实夹杂体质的老年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虚补实泻的方法。只有根据老年人的體质情况而灵活地应用中药养生保健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就像已经走得很准的钟表一样,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运行[3]。

1.2 辨证施补

是指中药养生保健要根据中医理论的原则,辨别出老年人的体质情况和疾病证候。然后再依据其证候来进行中药的补益。辨证施补是中药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特点[4]。所谓辨证,是指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症状、体征等情况,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概括和判断出患者的证候和身体机能所处的状态。中医临床上症、证、病是三个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 症,即症状,是病人患病后所出现的临床表现。 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又称自觉症状,例如头痛、头晕、发热、咳嗽、胸痛、腹痛、腰痛等等)和体征(医生所诊察出的客观表现,如面红目赤、局部红肿、舌红、脉数等)。证,即证候,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也就是当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而出现的一组症状群当患者表现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脉虚细无力等症状时,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证。应选用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药、大枣等补气中药进行补益。当患者表现出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症状时,中医辨证属于血虚证。应选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等补血中药进行滋补[1,3]。

不难看出,人的疾病状态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候,不同的证候又可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在病、证、症三者之中,证候是决定如何进行中药养生保健的关键。 而中药养生保健方法必须依据证候才能进行具体的滋补调养。

参考文献

叶水泉.上品仙药——茯苓[J]现代养生,2004(5).

王睿林 .天赐之物—枸杞[J]药物与人,2004(3).

宋光锐 .山药[J]家庭中医药,2002(12).

朱燕飞.枸杞子药理作用概述[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5).

猜你喜欢
养生药理作用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50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0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1:41:56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