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18-01-19 11:36:46钱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列酮罗格胰岛素

钱静

【摘 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TG、TC、FINS、HbA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TG、TC、FINS、HbA1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二甲双胍;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安全性;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01

2型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疾病,多因遗传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B 细胞功能衰竭所致[1]。由于该疾病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其有效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特收集我院收治的2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1 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继发感染、严重脏器疾病及妊娠哺乳女性。采取随时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8.5±4.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2.7)年;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9.3±4.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2.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温水口服,0.5g/次,3次/天,连续服用2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罗格列酮片(生产企业: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55)温水口服,4mg/次,1次/天,连续服用24周。

1.3 观察指标[2]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采取化学发光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进行测量;通过免疫荧光法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对比 对照组(n=12)治疗前:FPG(9.72±1.53)mmol/L、TG(5.96±0.27)mmol/L、TC(2.71±0.75)mmol/L、FINS(10.32±2.25)mU/L、HbA1(8.71±1.24)%;治疗后:FPG(6.23±1.71)mmol/L、TG(4.83±0.95)mmol/L、TC(1.63±0.97)mmol/L、FINS(8.37±2.11)mU/L、HbA1(6.94±0.95)%;观察组(n=13)治疗前:FPG(9.65±1.37)mmol/L、TG(5.92±0.31)mmol/L、TC(2.65±0.54)mmol/L、FINS(10.74±1.85)mU/L、HbA1(8.82±1.56)%;治疗后:FPG(5.16±1.64)mmol/L、TG(4.29±0.52)mmol/L、TC(1.41±1.25)mmol/L、FINS(7.17±1.46)mU/L、HbA1(6.21±1.58)%;治疗前两组患者FPG、TG、TC、FINS、HbA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TG、TC、FINS、HbA1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对照组(n=12)1例出现恶心、头痛,1例出现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n=13)1例出现恶心、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涨,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达9%以上,且呈不断攀升趋势,造成患者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不断升高,产生胰岛素抵抗情况,其胰岛素反应性也相对下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普遍偏高,且胰岛素抵抗和机体代谢紊乱严重,极易引起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一般主要以胰岛β细胞功能提升,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机体代谢紊乱为主[3]。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常用一线降糖药物,能有效改善胃肠道葡萄糖摄取,将胰岛素敏感性提升,并增加利用外周葡萄糖,达到肝肾糖原异生抑制作用,减少胆固醇合成和贮存。罗格列酮属于新一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有效升胰岛素敏感性,加快脂肪生成,且能将胰岛素增敏剂进行良好发挥,对人体内血管因子、代谢因子及炎性因子均具有选择性作用。两种药物联用其作用效果更佳,能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更好的改善,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发现,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均优于单一的二甲双胍治疗,且不良反应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医生可选择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进行治疗,已改善患者代谢紊乱情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沈英娣,刘波,田海荣等.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7,27(7):1269-1271.

江达军,毕会民.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7,31(3):318-320.

汪思阳,沈婷婷.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1(10):1046-1047,1050.

猜你喜欢
列酮罗格胰岛素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24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对不起
金山(2016年9期)2016-10-12 14:22:23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吡格列酮对膀胱癌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分析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