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2018-01-19 11:36:46宫宜亮王雷成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脑血栓辛伐他汀阿司匹林

宫宜亮 王雷成

【摘 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Barthel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皆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优于对照组62.6%(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脂水平, 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脑血栓;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01

脑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急,死亡率和后遗症率较高,严重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出血而死亡。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聚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1]。本次研究以我院进行确诊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观察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用在脑血栓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扫描、脑血管造影、血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证实。随机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6~80岁,平均(55.3±6.4)岁;其中13例合并血脂血糖升高,15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冠心病。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9岁,平均(54.9±5.8)岁;其中14例合并血脂血糖升高,13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冠心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关常规治疗,包括卧床、调节血压、抗凝、降血糖、改善患者脑部循环、营养神经等,并且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以及积极心态,尤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用量为: 100mg/次,1次/d,临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以及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口服辛伐他汀,用量为:20mg/次,1次/d,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服。两组治疗均以14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此推断疗效。

疗效标准:采用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基本痊愈:治疗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评定残疾程度为0级;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评定残疾程度为1-3级;有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评定残疾程度为1-3级;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全部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检验,两组对比差异P<0.05,数据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 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TG、TC、LDL-C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 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數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 0.05)。

3 讨论

血小板被激活后释放血栓素,造成动脉中出现粥样硬化及斑块,这就是脑血栓形成的经过[2]。脑血栓患者在初期一般会出现头痛、晕眩、乏力、复视、口眼歪斜以及中枢性偏瘫等,给患者以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困扰。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脑血栓的治疗当中使用非常广泛,对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是通过抑制患者体内核因子达到减少患者炎性介质及各种黏附分子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此外对已经形成的粥样斑块具有稳定的作用[3],而与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在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抑制对肝脏合成而形成的胆固醇限速酶,抑制体内细胞再次合成胆固醇,加强刺激细胞膜表面,从而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以及活性,由此达到调节血脂、改善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效果[4];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功能,改善血小板聚集成血栓,具有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动脉血栓的发生率[5]。

综上所诉,阿司匹林肠溶片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达到有效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提升Barthel指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提高了脑血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陈果珍,脑血栓患者临床表现与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9):237.

闫海清,岳学静,李晶,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0):3931-3934.

周经霞.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92-1193.

谭俊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19(02):145-146.

张成刚,孙中武.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759-4760.

猜你喜欢
脑血栓辛伐他汀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祝您健康(2023年9期)2023-09-05 02:06:28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家庭医药(2021年14期)2021-12-02 04:22:41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6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