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2及STAT3在宫腔粘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2018-01-19 11:36:46刘晓丽王晶娄阁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宫腔粘连

刘晓丽 王晶 娄阁

【摘 要】目的:检测宫腔粘连(IUA)组织中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k2及STAT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宫腔粘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集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宫腔粘连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子宫内膜正常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rk2及STAT3在以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2在研究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29.031,P <0.001),而STAT3在研究组的表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83,P =0.000)。研究组中Smad2和Erk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宫腔粘连组织中Erk2及STAT3 的异常表达可能与IUA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宫腔粘连;Erk2;STAT3

【中图分类号】R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02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 IUA)又稱Asherman综合征,是子宫内膜损伤后发生的纤维化病变[1]。目前对 IUA 的研究大多数局限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对其形成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缺乏了解,IUA 的发生过程和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子宫内膜组织和粘连组织中Erk2及STAT3 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为防治IUA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实验组 选取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手术的IUA患者共60例,依宫腔粘连程度将其分为3个实验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其中轻度粘连组22例,平均年龄为(31.2±5.3 )岁;中度粘连组20例,平均年龄为(31.4±4.3 )岁;重度粘连组18例,平均年龄为(34.1±5.2 )岁。各组年龄、孕产次、宫腔手术操作次数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备可比性。对照组 选择同期因不孕行宫腔镜检查且子宫内膜正常的非lUA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34.3±4.2 )岁,取其内膜,病理结果为增生期子宫内膜。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试剂:Trizol试剂(GenePharma公司)、RT试剂盒、PCR试剂盒、100bpDNA ladder及二种信号通路因子引物(由英潍捷基公司有限公司合成):①Erk2引物:上游为5'-catcagacgtactgccagagaa-3',下游为5'-aggggatccaagtataccaagg-3',预期扩增产物长度为561bp。②STAT3引物:上游为5'-cctgaagctgacccaggtag-3',下游为5'-ttccaaactgcatcaatgaatc-3',预期扩增产物长度为133bp。③内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3-GAPDH)引物:上游为5'-gtcctctctggcaaagtcca-3',下游为5'-gcttagcaccacccttcaga-3',预期扩增产物长度为286bp。

1.2.2 实验方法:提取子宫内膜组织RNA,合成第一链cDNA。配制反应体系进行PCR反应:按下列次序将各成分加入一0.5mL的离心管:10 x PCR Buffer2.5?L,MgCl2(25 mmol/L)1.5?L,dNTP mix(2mmol/L)2.5?L,信号通路因子引物预混液(上、下游引物各1 x 10-11 mol/?L)2.0 ?L,cDNA模板1.0 ?L,超纯水14.0 ?L,TaqDNA聚合酶物(5U/?L)。将反应体系放入PCR仪,执行下列程序: 95℃,5min→94℃,30s→56℃, 40s→72℃, 30s→72℃,6min→4℃。第6个循环结束后,停留在72℃,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内参引物1.0?L后同管扩增。PCR产物的检测:取PCR产物10.0?L进行1. 5%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四星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条带的亮度。图像处理:以生长因子条带亮度与GAPDH条带亮度之比表示该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测量3次,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Erk2在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实验组中,Erk2随宫腔粘连程度加重呈现递增趋势,见表1。重度粘连组与对照组、轻度、中度比较,轻度粘连组与中度粘连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P <0.001,P=0.006);对照组与轻度、中度粘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67、P= 0.082 )。

STAT3在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对照组STAT3水平均高于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见表1。对照组与中度、重度粘连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轻度粘连组与对照组,中度与重度粘连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81,P =0.171)。

3 讨论

宫腔粘连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IUA是由于子宫基底膜损伤,肌层出现裸露,创面积聚炎性因子、胶原蛋白及少许渗血,宫腔各壁紧密接触,在逐渐修复的过程中形成纤维带[2]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探索IUA的发病机制,寻求有效作用靶点预防IUA的形成为研究热点。

细胞外调节激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主要有两种亚型:Erk1和Erk2,Erk1和Erk2普遍分布在组织中,但在非同类组织中的相对密度具有较大差别,主要由联系细胞的生长分化信号及核的转录过程中的蛋白激酶串联序列构成[3]。Erk2可能参与了宫腔粘连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发现实验组中,Erk2随宫腔粘连程度逐渐加重,其表达呈现递增趋势,重度粘连组与轻度、中度、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P <0.001)。我们推测,Erk2通路的激活促进细胞增殖,出现子宫腔内纤维组织的大量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毛细血管床和血流量的明显减少,血液流变学出现改变,进而内膜再生功能降低,导致宫腔粘连。另外,Erk2通路的激活后,出现上皮细胞的不断分化、分泌,当累及子宫内膜时表现为子宫内膜炎性表现,导致子宫内膜再生功能障碍,从而宫腔纤维组织增多,粘连形成,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认为抑制Erk2的激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宫腔粘连的发生或进展。

研究发现实验组中,STAT3随宫腔粘连程度逐渐加重,其表达呈现递减趋势,重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STAT3基因在对照组和粘连组织中都表达,且在正常中的表达量大于粘连组织中的表达量。这一结果可能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修复过程中相关生长因子受体,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集落刺因子受体等的激活有关。

另外,我们研究显示Erk2 mRNA和STAT3mRNA表达呈负相关(P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子宫内膜受损后炎性细胞因子增多,导致机体炎性反应增强,同时子宫内膜组织中Erk2通路被激活,随着内膜炎症程度的加重,子宫内膜组织Erk2通路进一步活化,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病变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纤维化改变,最终导致宫腔粘连。并且,STAT3mRNA减弱了VEGF的血管生成作用,从而减弱了内膜的修复能力,加重宫腔粘连。

根据本实验结果,我们认为Erk2及STAT3 基因在宫腔粘连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为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提供重要信息。通过调节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以预防宫腔粘连将是今后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段华,甘露.宫腔粘连的诊疗现状与进展.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4):373-37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2):881-887.

王丹,陈晓等.自分泌IL-6经Ras/MEK/ERK、PI3K/Akt通路促进卵巢癌细黏附和侵袭功能的研究.免疫学杂志,2016,32(4):294-298.

猜你喜欢
宫腔粘连
宫腔镜电切术对持续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50例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效果
中外医疗(2016年33期)2017-03-02 19:42:29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foley尿管球囊的治疗分析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5:16:49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护理
294例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预防临床效果
中外医疗(2015年3期)2015-08-29 02:14:00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的效果分析及不同术后宫腔粘连预防方法的比较
大剂量雌激素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效评价
人工流产术后并发Asherman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