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对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

2018-01-19 11:36:46冷超王先维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痛风临床疗效

冷超 王先维

【摘 要】目的:探析体外冲击波对治疗痛风临床疗效。方法:调取我科室60例痛风患者资料,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以中西医与中西医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评估2组治疗前后痛风石最大直径与VAS评分状况。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试验组痛风石最大直径数值较小(P<0.05);2组差值(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组内对比试验组VAS评分较优(P<0.05);2组差值(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疼痛症状改善较优(P<0.05)。结论:对痛风疾病患者施以中西医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痛风石直径,显著达到镇痛目的,因此能够大力实践及推及。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痛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02

若人体高尿酸血水平较高,且长时间持续此状态,则会诱发尿酸钠在关节或相关软组织沉积形成关节炎(痛风)。在痛风病情发展过程中,由于尿酸钠结晶在软组织沉积,会诱发纤维组织增生与慢性炎症,最终产生结节肿现象,临床称为“痛风石”。随着痛风石日益增加,人体关节会产生肥大或畸形症状,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痛风石还会对骨质产生损害,增加痛风疾病复发率[1]。由此可见,痛风治疗中对于痛风石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取中西医联合体外冲击波方式治疗此疾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科室60例痛风患者资料,以数字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到病理学的确诊;(2)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3)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免疫性、血液、心率失常等疾病患者;(2)心理疾病或智力问题患者;(3)药物禁忌或过敏体质的患者。比较2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施以中西医诊治措施,以口服方式,应用秋水仙碱、塞来昔布胶囊、痛风定胶囊,每次服用剂量分别为0.5mg、0.5g、4粒,服药频率分别为2次/d、2次/d、3次/d。1周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2]。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施以中西医(同参照组)联合体外冲击波措施。治疗仪为ESWO-AJ型,冲击波工作电压、能量密度、冲击次数、频率标准设定分别为7~10kV、0.18~0.25mJ/mm 2、1000~1200/次、60次/min。实操中结合患者耐受力及病情状况,对设定参数加以科学、合理调节。共7次治疗,每次间隔1天。

1.3 疗效标准 评估2组痛风石最大直径与VAS评分状况。其中痛风石最大直径测量采用DR摄片技术;VAS评分评估标准:0~10数字代表疼痛逐渐增加,具体划分,0分,无痛,1~3分疼痛轻微,4~6疼痛加强,影响睡眠与食欲,但尚能忍受;7~10疼痛不能承受,日常生活严重受影响[3]。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2.0软件加以评估,以()代表计量资料,检验采取t;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痛风石最大直径对比(,mm)

由表2,可知:关于痛风石最大直径,治疗前2组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对比试验组数值较小(P<0.05);2組差值(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

2.2 两组VAS评分状况对比(,分)

由表3,可知:关于VSA得分,治疗前2组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对比试验组得分较优(P<0.05);2组差值(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疼痛症状改善较优(P<0.05)。

3 讨论

对于痛风疾病,在缓解期多以降尿酸为主,急性期则多以服用非甾体、秋水仙碱等药物为主,以达到止痛、控炎的目的,但却忽视了对痛风石的临床治疗。本文研究中采用体外冲击波方式对痛风石大小加以干预治疗。在医学临床中,作为机械波的体外冲击波,最早被应用于肾结石治疗,后逐渐推广至骨科临床中,并形成了针对骨肌系统疾病的体外冲击波疗法[4]。在本文研究中,治疗后,组内对比试验组痛风石最大直径数值较小(P<0.05),2组差值(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组内对比试验组VAS评分较优(P<0.05),2组差值(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疼痛症状改善较优(P<0.05),这说明,对痛风疾病患者施以中西医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痛风石直径,显著达到镇痛目的,因此能够大力实践及推及。

参考文献

豆运香,袁佳,冯丹,杜春红.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疗效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64-65.

马理元,姜劲挺,张伦广,郑吉元,李祥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伤科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5:144-146.

何俊,谈雪梅,彭冬祥,焦素芹,钱雪,马静,吴冲.中药熏蒸与冲击波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疼痛改善及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05:125-128.

苏祥正,李众利,李冀,张浩,刘春晖.体外冲击波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05:408-410.

猜你喜欢
体外冲击波痛风临床疗效
痛风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1:52
痛风了,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16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8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4
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