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压力传导沦为“层层甩锅”

2018-01-18 10:04:36杨玉龙
公务员文萃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责任状层层加码层层

杨玉龙

近日,有媒体在调研中却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的现象,让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干部感觉“压力山大”。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压力传导具备有利的一面。比如,能够强化各级责任,让压力变成动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作。但是,压力传导也有弊端,如果只有压力传导的功力和技巧,却缺乏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甚至于不主动作为,将转移压力与责任作为开展工作的方式。那么,压力传导就会走偏,成为层层不负责任,乃至“层层甩锅”。压力传导沦为“层层甩锅”,其实就是“怕担责任”。以扶贫资料为例,省里有一套模板,市里有一套,县里也有一套,且一套比一套复杂。如此,就把责任转嫁到了最基层。不顾实际的压力传导,更会败坏基层单位作风。以责任状为例,少数上级部门热衷于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一些地方“履职尽责”成了“层层卸责,层层不负责”。

要规避压力传导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要强化考核的科学性。实践证明,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无法确保工作落地见效。谨防压力传导沦为“层层甩锅”,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既确保各项工作落地有声,又对“甩锅者”依规依纪处置。

二要“干”字当先。俗话说,“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纷繁复杂。但这种局面一定程度上也是上级各部门“不作为”所致。比如,将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督导检查,视为干工作的方式,将本该是自己分内的工作“传导”给下级。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转变“层层加压”的行政方式,立足于“干事”,从而为工作繁重的基层“松綁”。

激活基层工作活力,贵在用好用活压力传导。“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乃至“层层甩锅”现象,归根到底是作风不实的表现。“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应成为各级干部应有的追求。一言以蔽之,各级各部门以及每名干部,把压力与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工作才会出彩,人民群众才会满意。

猜你喜欢
责任状层层加码层层
层层深入写“端午粽”
拆解“层层加码”
廉政瞭望(2022年14期)2022-10-19 17:41:38
拆解“层层加码”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当代陕西(2020年15期)2021-01-07 09:23:22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08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08
责任状不是“万金油”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50
慎签“责任状”——实际是责任推脱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8
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个像 之九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
警惕“责任状泛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