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年11月~2017年7月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8-01-18 04:04:11谭芳廷杨瑾莫国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南西司亚胺万古霉素

谭芳廷 杨瑾 莫国栋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分为特殊级、限制级及非限制级, 是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主要方法策略[1]。特殊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中的使用需严格控制管理, 避免病原菌出现耐药现象, 且临床中对该类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等相关文献资料缺乏, 特殊级抗菌药物价格昂贵, 一旦滥用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给治疗带来困难[2]。本文对本院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本院2013年11月~2017年7月246份临床中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患者的会诊单进行研究。

1.2 方法通过Excel软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科室分布、药品、病原学结果及合理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科室分布分析246例患者中呼吸感染科184例(74.80%),肝病综合科51例(20.73), 南区分院11例(4.47%)。南区分院11例中有9例属呼吸感染, 1例肝炎, 1例鲍曼不动杆菌尿路感染。

2.2 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科室分布特点分析246例中男194例(78.86%), 女52例(21.14%), 女性患者相对较少, 经分析可能与男性患者易发生肝脏系统、肺部疾病等存在相关性。各个年龄阶段中, 41~90岁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患者所占比例为73.17%(180/246)。呼吸感染科中结核病患者占很大部分,肺结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且随着年龄增加逐步增高。

2.3 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246例患者使用8种特殊级抗菌药物, 其中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频率最高, 占68.29%(168/246), 其次为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15.45%(38/246)和注射用万古霉素8.94%(22/246)。

2.4 细菌培养标本和病原菌情况分析呼吸感染科患者较多, 痰标本占大多数, 其次为血液, 共检测出30种病原菌,121例革兰阳性菌, 121例革兰阴性菌, 1例真菌, 3例未标明标本来源和病原菌。

2.5 用药合理性分析242例为合理用药, 3例为不合理用药, 其中1例为对注射用头孢曲松过敏, 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例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提出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例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 提出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3 讨论

本次试验246例患者中101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145例未待药敏结果出来前经验申请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据研究指出, 对患者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一般患者病情复杂、感染严重等, 且患者前期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等[3]。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指南的要求,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菌,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4]中指出在患者诊断为细菌性感染且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前, 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 才可对患者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 应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我国卫计委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相关内容判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242例为合理选择药物, 3例否。1例为对注射用头孢曲松过敏, 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因头孢菌素类与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存在交叉过敏, 如一定要使用, 需皮试后谨慎使用。1例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提出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建议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注射用头孢他啶。1例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 提出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建议使用敏感的注射用头孢他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3例患者联合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注射用万古霉素。抗菌药物联用常常不如单药使用安全、有效, 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联用。

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对耐药细菌的最后防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降低细菌耐药性。临床中, 对患者使用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 有助于提高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病死率等[5]。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密切相关。临床用药中, 轮换或间歇性使用抗菌药物, 可一定程度的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国外学者,同样对这一观点进行研究证实[6,7]。本研究中,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频率最高, 占68.29%(168/246), 其次为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占15.45%(38/246)和注射用万古霉素占8.94%(22/246)。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 可杀灭绝大部分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需氧和厌氧病原菌。有研究表明, 细菌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用量呈正相关。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黄金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属中存在耐药株及甲氧西林敏感, 而对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及链球菌等大部分格兰阳性菌抗菌作用较佳。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治疗窗窄, 不良反应大。作为新型糖肽类抗菌药物, 替考拉宁大量文献证实治疗MRSA感染具有良好效果。特殊人群选用药物时需进行多方面考虑, 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 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 应慎用去甲万古霉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长疗程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建议密切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糖肽类抗菌药有一定肾、耳毒性, 小儿患儿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对于感染患者加强营养支持, 如纠正贫血、补充白蛋白和血浆、应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也是降低特殊级抗菌药使用的一个有效途径[8-10]。

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开展临床用药评价与指导, 加强用药监督管理, 合理、规范化临床中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本院是一家大专科、小综合的市属医院, 本院特色科室是肝病综合科与呼吸感染科室, 也是重点专科。这两个科室患者居多, 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其他科室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246例中呼吸感染科有184例, 南区分院中9例亦属呼吸感染性疾病, 肝病综合科51例, 这与呼吸感染科和肝病综合科是本院重点专科, 这两个科室的患者较多有关。

综上所述, 本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临床药师可利用专业特长, 参与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 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 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产生, 促进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研究尚未覆盖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日后的工作中会加强这方面的监护。

[1]戴燕鸣, 刘文娟.6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使用强度与医院内部分病原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中国药业, 2012,21(24):79-80.

[2]谭文明, 林卓辉, 赖小红, 等.某三甲医院2015年1~3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分析.海峡药学, 2015(7):201-202.

[3]孙浩, 杜晓明, 刘立民, 等.临床药师在万古霉素使用中的监护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12):979-980.

[4]陈银梅, 张杰.192例应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新疆中医药, 2014, 32(5):38-41.

[5]王喆, 赵宏涛.2015—2016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32(7):1363-1368.

[6]郑力航, 邱星安, 邓小凡.2012-2013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重症监护室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3):298-302.

[7]范利红, 苗彩云, 龚小明.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3(5):286-290.

[8]林志强, 傅新阳.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5):122-123.

[9]陈兰.我院2014年5~12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分析.医药前沿, 2015(11):384-386.

[10]包金颖, 宋沧桑, 李兴德.我院2016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心理医生, 2017, 23(34):9-10.

猜你喜欢
培南西司亚胺万古霉素
基层医院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实行专档管理后的干预效果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应用合理性探讨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中国塑料(2015年6期)2015-11-13 03:02:55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130例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53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认知障碍1例
河北医药(2014年12期)2014-04-01 16:06:59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
不对称二亚胺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