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正能量培育路径研究

2018-01-18 15:12:31林晓兰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213147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育能量高职

林晓兰(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47)

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成为了高职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发表意见、建立认同、塑造行为的工具。新媒体平台的利用极大丰富、便利了去中心化的学生自组织、准社团和传播主体的产生,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自由发声。作为多元观念汇聚斗争的舆论场,肯定会有一些负能量在影响着高职学生三观的塑造。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新媒体来培养正能量,已成为重要的话题与议题,应该积极探索出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正能量培育的具体路径与策略。

1 新媒体与正能量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

“正能量”原本是物理学名词,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小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社会学中的“正能量”一词源自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 《正能量》,他把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称为“正能量”。正能量可以视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种形式与途径。同时也是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内在素养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抓手。

2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学生的现状分析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学生正处于新媒体继续迅猛发展的时代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以传播速度快、数量大、多样性广等特点让高职学生为之乐此不疲。加上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学习氛围不浓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学生深陷其中,许多学生时刻都想玩手机,很多时候并不是把手机当做工具,仅仅是用于打发时间、消遣娱乐,更有甚者还学习网络上的色情与暴力信息,对自身与他人造成伤害,不利于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更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制造了困难。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利用其对高职学生进行正能量培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要非常清楚当下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清楚地知道学生业余时间主要用来做什么,以及思政工作中的困惑及着力点在哪里,只有明白这些条件后,才能结合当下各种新媒体手段,以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为突破口,探索出对学生进行正能量培育的新方法与新手段。进而学习与探索出适合本学院学生的正能量培育的新方法与手段,借助并借力,让学生能成为正能量的代表与学习榜样。通过对学生正能量的培育,进一步拓宽学生思政工作的思路,为学院快速向社会与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添砖加瓦。

3 新媒体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进行正能量培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1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今学院的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有的还拥有两部以上。加上学生课程学习压力不大,大多数课程作业布置一学期只有8次,且每次的量不大,因此学生会有很多空余时间。一项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只顾玩手机,作业不做,更有甚者受到了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导,付钱给其他学生,让别人帮着写。校园里随处可见低头族,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不收手机、不管手机,就能看到一种现象:好多学生偷偷玩手机。

在多元价值观并行的网络世界里,有很多负能量如黄色、暴力等负不断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很多时候,学生的矛盾、冲突往往都是通过手机进行约架、设局、互骂而产生的。同时因为学生每天多数时间都在玩手机,没有放下手机,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学生应有的阳光健康的精神气很难再现。因而如何引导学生管好手机,利用好手机,把手机作为主要通讯工具,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与必要。

3.2网络时代造就了一代“网络原住民”,全方位立体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已经完全融入到网络世界里,网络犹如空气与水一样,已经让学生无法离开。它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使得浅阅读盛行;它也改变了学生的交往方式,使得学生更多依赖线上活动,很难走出宿舍;它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消费与娱乐,如打车、买东西、看剧、玩游戏等等,全都依赖网络。网络时代里,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互联网的乱象从生及话语权的提高使得高职学生在很多时候会迷失自我,高估了自身的能力与判断力,很容易成为社会问题不成熟的批评者与发难者,给社会稳定与校园和谐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新媒体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培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当下许多高职学生的三观出现偏差,严重影响着校园和谐与稳定,更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探索出有效的正能量培育的新方法与新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必要性。

4 积极创新 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正能量培育的新路径

4.1系统培训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网络素养。要系统培训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业余生活能够过得充实有意义,让他们远离无聊、消极与负能量,不断培育积极向上、向善、乐观开朗、勇于创新等精神品质,让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正气。

由于网络信息本身是不审核的,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的知识,加上其年龄特征及独有的猎奇心理,很多时候是无知而无畏的,成为一些负能量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因而必须系统培训,让学生明白如何获取与发布信息,如何辨别正负能量信息,并学会如何抵制不良信息。更要让学生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让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与自律意识,要一起共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空间。

4.2践行“全环境育人”理念,统筹线上线下育人领域。全环境育人理念是新时期、新环境下对“三全育人”的继承与发展。何为全环境育人?就是在青年教育场域呈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平等性等特征条件下,思想教育应强调网络教育的功能,统筹线上与线上的教育领域,凸显青年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协调自育与他育的途径,来追求信息有效传播,观念有效传递,价值有效传承,行为有效塑造的教育理念。

通过收看 《开讲啦》、 《我是演说家》正能量电视节目,关注 《南航徐川》、 《镇西茶馆》、 《人民日报》、 《冯站长之家》等订阅号,借力 《樊登读书会》等网上读书平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通过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让高职学生能够践行“融入、节制、创新”的网络观,只有这样正能量的培育效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通过纸质阅读、关注当下热点、对问题事件的正向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小目标、大追求,不断超越自己。同时借助“你说我讲”系列故事宝典,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点。

4.3借助各种举措让高职学生正能量培育落实落地

4.3.1借力“1+1”模式,以主题班会为抓手,培养学生正能量。可以借助新媒体,把当下重要的议题、热点等推送到平台上来,由学生投票选择。也可以借助有奖抽签与主动申报、举办公开课等形式,激活每周三班会课的内容与形式,引导班主任上好班会课,为学生正能量的培育锦上添花。可以开展演讲比赛、班级十佳歌手、同桌优点我来说、辩论比赛、“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学院LOGO设计大赛等系列主题班会,以党员带团员、教师带学生等方式,促进师生共成长。

4.3.2借助新媒体,以各类比赛、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正能量。培养一批专业学生骨干,熟练掌握手机与电脑的各项功能,力争把相关活动、比赛与各种竞赛放到手机与电脑上进行,用创新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把传统教育变成信息化教育。

可以充分利用与发挥好第二课堂,如开展一二九大合唱、红歌班班唱、学宪法讲宪法等形式进行。同样也要充分利用好第三课堂,可以采取分散实践与统一组队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比赛与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花卉志愿者、寒暑假社会实践、爱心之家在行动等活动。

4.3.3借用四大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平台为支撑,培植学生正能量。通过宿舍、餐厅、图书馆、运动场四大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践行与培育正能量。比如图书馆,若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就必须与时俱进,创建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阅读环境,要设置对应的技术与装置,让学生想去与爱去,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才有可能留住学生的心。而且要经常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时时推送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而让学生正能量培育工作能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1]孙慧颖.新媒体视野下高职学生正能量教育的路径分析 [J].武夷学院学报,2016(11):69~71.

[2]王虹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J].现代交际.2017(11):98~99.

猜你喜欢
培育能量高职
能量之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中华诗词(2017年4期)2017-11-10 02:18:29
开年就要正能量
都市丽人(2015年2期)2015-03-20 13:32:3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2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