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娜 穆春雨 王宏飞 王晓婷 闫剑眉 季茂岐 刘光龙 赵 妍
(1沧州工贸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1;2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教育类型。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曾指出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思想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德育课程的教学自然就成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德育课程要想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地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来寻求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的印象中德育课程就是教师空洞的说教,而且还有很多学生有“德育课程学不学都没用”的想法,再加上中职学生年龄小且自我约束力差,导致他们上课不听讲、玩手机、逃课打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欠佳,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呼声不断。
2.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在教学模式改革潮流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可视化的优势,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具有灵活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不论是“微课”、“慕课”,还是“翻转课堂”都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能够主动观看教学视频,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那么观看视频自学以及课堂的互动交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鉴于此,2013年10月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基于心理学认知,首次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它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2.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把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融合在一起,他指出“对分课堂必须要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
本文笔者从中职德育课程 《职业道德与法律》入手,以移动互联网营销专业16级学生为载体,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中职德育课程中来。
3.1应用前的准备。借助学校移动互联网营销专业完善的移动互联网络设施,依托“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笔者把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重新进行了课程设计,收集资料并录制微课视频,组建了课程资源库,根据每个要讲授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设置讨论问题,同时根据需要编写在线练习题目等。
3.2应用实施方案。每次上课前教师通过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上课所用的学习材料,并在线提醒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时教师用一半的时间介绍基本概念,并着重讲授重点与难点,但并不穷尽教材内容;剩下的一半时间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学过的内容,然后与全班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如果当天讲授的知识点容易理解,就采用“当堂对分”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当天讨论进行内化吸收;如果当天讲授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当时理解比较困难,就采用“隔堂对分”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在下次课的时候进行讨论。课后把在线练习和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开通网上讨论区供学生课下自由讨论和交流。同一知识点经过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个过程分阶段学习,学生理解程度逐步加深。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学流程的改革,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设备与设施,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最重要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很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