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
(任丘市第六实验小学蔡村分校 河北 任丘 062550)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既能让精彩片段永久保存下来,又能满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中多次提倡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微课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目标。
1.1形式新颖。传统的自学只是枯燥的看教材或是看辅导书,枯燥乏味,学生没有持久的注意力,没有学习兴趣,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应用微课辅助学生自学,将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绘声绘色,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过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浓厚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学生家庭几乎都配备了电脑和智能手机。学生借助电脑或智能手机完全可以自己来预习、学习、探究,而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随时随地,自由自在,不仅可以借助微课预习,而且可以借助微课学习新知识,探究难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看适合自己的微课,优等生可以探究更难的问题,深入钻研,拓展学习空间。后进生可以借助微课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反复观看巩固双基,或是借助微课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拓展练习。
1.3借助微课提高学习效果。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靠老师和家长督促培养的,老师和家长根据学生的基础需要和能力发展帮助学生选看适合自己的微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抓住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不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4利用微课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上课之前,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为新课做好准备。对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完成预习任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以及当堂检测等环节来体现。下课之后,学生观看微课,可以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2.1微课的主要特点
2.1.1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呈现的方式更加生动形象,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时间短,内容精。微课的内容精简,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知识点进行的精确详细的讲解。微课的时长一般都在5~8分钟左右。学生的课程多、任务重,微课时间过长的话,学生将没有时间观看他想要观看的内容。
2.1.3使用方便。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或智能手机随时观看,通过微课解决遇到的问题。
2.2微课的制作。微课的使用者是小学生,微课的制作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制作时应注意它是帮助学生解惑的,是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
2.2.1确定微课的内容和题目。针对任教年级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选题,尽量是热门的考点或知识点。
2.2.2PPT排版要美观,动作效果要具有针对性。字体设计要统一,字号要有层次性,字体颜色最多不宜超过3种。图片和文字搭配要得当,不要造成审美疲劳。
2.2.3语言要讲究艺术性。语言使用要正确,发音要标准,讲解要通俗易懂,因为它的使用对象是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尽可能避免专业术语。语调要抑扬顿挫,突出重点。
2.2.4录制环境要安静无噪音。选择音质较好麦克风,同时要在没有人过往的安静空间进行录制,保证录制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对于在自主学习中使用微课,怎样才能发挥它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这就要求学生要正确使用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程度来决定微课的播放速度,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后退,反复播放,直到明确为止。如果有需要消化的地方可以暂停播放,结合教材琢磨一下。
微课的应用赋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新的含义。面对信息技术的多种使用方式,微课也需要多种信息技术的渗透才能将课程做得更加生动、更有实效性。所以,微课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