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沙河市农业局 河北 沙河 054100)
棚室辣椒临近结果期,植株会出现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或掉叶现象,排除肥大烧苗、虫害情况外,辣椒枯萎病、疫病、青枯病、根腐病几种病害不可小觑,注意观察及时防治,否则会造成毁灭性灾害。
1.1 辣椒枯萎病。辣椒枯萎病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生,是系统感染病害。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腐烂,或在茎的一侧形成条状坏死病斑,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萎蔫下垂,而后由下而上发展全株萎蔫。晴天中午萎蔫,早晚和阴天恢复,数天后病株枯死,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地下根系水浸状软腐,维管束变褐色。
1.2 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病,侵染辣椒根、茎、叶、果实。幼苗茎基部先呈水浸状暗褐色,而后缢缩变细,茎叶萎蔫死亡。成株期发病后叶片产生淡绿色近圆形斑点,扩大后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病斑扩大腐烂,叶片软腐脱落。病茎有水浸斑,扩展成黑褐色条斑,潮湿时表面易腐烂,病部缢缩易折。病果果蒂有水浸状暗绿斑,后病斑扩大全果,果肉腐烂表皮不破裂,变成黑色僵果。各处病斑在潮湿条件下,产生白色霉状物。
1.3 辣椒青枯病。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枯萎病,与枯萎病区别在于发病初期先从顶部叶片开始萎蔫,接着下部叶片凋萎,最后是中部叶片。全株萎蔫死亡后病株仍保持绿色。
1.4 辣椒根腐病。根腐病病部在根部和茎基部,开花结果期地上部才有明显症状,植株发育不良,矮小,叶片由下往上逐渐变黄枯萎,叶片不脱落,多日后植株枯死。根部和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变为深褐色腐烂,维管束褐变,潮湿条件下茎基部长有粉红色霉状物。
2.1 栽培制度。实行轮作,与非瓜类、茄果类蔬菜进行2~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采取覆膜垄作或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2.2 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5 min,或用1%硫酸铜浸种5 min后催芽;或用种子量0.3%的甲霜灵锰锌拌种。
2.3 栽培措施。定植前用多菌灵或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定植后浇定植水亩冲入硫酸铜2 kg。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摘除下部老叶、黄叶、病叶,增加群体间通风透光。浇小水或膜下浇灌,禁止大水漫灌,合理通风调整室内温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
2.4 化学防治。定植后及时喷施阿米西达或施乐时药液预防。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株穴撒石灰粉消毒或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对周边或全部植株喷淋茎基部或灌根。发病初期,用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400倍液或50%加瑞农500倍液交替喷施,每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