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婕
(迁西县新集镇初级中学 河北 迁西 064300)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农村地域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发挥体育课堂的教学优势,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目的。
农村孩子有干农活的基础,身体素质较好。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教学实际内容,有选择、有创造地设计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新鲜感,保持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农村的体育课堂,不仅仅限于教室内或操场上。上课伊始,带学生奔向林间小路、田野间的小道,到大自然中去锻炼。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田野,这些大自然之美能够让学生思路开阔、心情愉悦,再回到操场,体育课教学能更加顺利地开展。
农村孩子多数身体很棒,他们更喜欢那些需要力气的体育项目。比如拔河比赛,需要技巧,但也离不开力气。这个活动既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又能活跃气氛,大家在朗朗的笑声中体验了体育的魅力。教师结合游戏规则,进一步指导方法技巧,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了游戏规则和技巧策略带来的乐趣。
学生在课余进行体育锻炼,无非是跑跑步,学生没有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里现有资源,自己制作锻炼器材。比如,男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沙包,在家里学习累了,可以通过打打沙包强身健体,还能缓解学习的压力。女孩子可以用漂亮的布头缝制小口袋,装上谷物等,进行打口袋游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初中生比较崇拜体育明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明星有关的正能量故事,结合图片或是网络上的视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了解明星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和打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面对成功,既要学会收获快乐,也不能得意忘形,学习更要精益求精。
农村的班容量一般较大。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就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考虑如何调动全班的活动积极性。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考虑分组活动的必要性。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愿意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本组获得荣誉出力。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分工合作带来的快乐。